shēng jiē nà bì
|
biàn zhuàn yí xīng
|
升階納陛
|
弁轉疑星
|
關鍵詞:千字文
中國古代的建筑無論廳堂屋舍,還是亭臺樓閣都是建筑在一個高出地面的臺基之上,所以堂前有階,要進入堂屋必須升階,所以古人有升堂之稱。升階是一階階登上去,納陛也是用腳蹬著一步步走上前。階和陛都是臺階的意思,普通的臺階就叫階,帝王宮殿的臺階就叫陛。皇室宮殿的臺階,通常九階為一組,所謂“天子之陛九級”,陛之上的平臺都用朱砂涂成紅顏色,叫做丹墀。紫禁城太和殿前的丹墀轉圈九層,以示九重之天。
臣子站在陛階之下向天子奏事,自稱陛下,意為“在陛下者告之”就是站在臺階底下的我有事要奏報,并不是稱皇帝為陛下,他是陛上。“升階納陛”的意思,就是一步步拾階而上,登堂入殿了。
蔡邕編著的《獨斷》說到:「陛下者,陛階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執(zhí)兵陳于陛側以戒不虞。謂之陛下者,羣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拐f明在天子御座之下執(zhí)戟郎立在臺階兩側戒備,而大臣直接與天子對話被視為是一種不敬的行為,當大臣要向天子上奏時,必須先通過臺階下的執(zhí)戟郎去轉告,稱此為“陛下”。涵意就是指“通過御前的近侍向天子進言,以表示尊敬。”而非自稱“陛下”
弁是古代的官帽,有爵弁和皮弁之分。爵弁是沒有旒的冕,冕是黑色的禮冠,近似西方的碩士學位帽。天子、諸侯在祭祀大典的時候戴冕,以后規(guī)定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所以有“冠冕堂皇”的成語。冕的上面有塊長方形的搓板,叫延。延的前后沿都掛著一串串的玉石珠子,叫做旒。天子掛12串,諸侯掛10串。掛旒的目的是提醒天子,對待臣子要寬容,誰能沒有過失呢?該閉一只眼的時候就閉一只眼,象隔著簾子看人一樣,不要總是明察秋毫。
皮弁是文武百官戴的皮帽子,用白鹿皮縫制,樣子象現(xiàn)在的瓜皮帽。鹿皮拼縫之處,綴有一行行閃閃發(fā)亮的小玉石,光映下其爍如星,看上去就象閃爍的星星一樣。
“弁轉移星”的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戴著官帽,上面的玉石轉來轉去, 在燈光的映照下,就象星星一樣明亮。這句話語出《詩經"衛(wèi)風"淇奧》,詩中說:“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