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陳瑸

清代詩人

陳瑸(1656-1718年),字文煥,號眉川,廣東??担ń駥倮字菔校┤???滴跞辏ü?694年)進士,知福建古田縣。疏議廢加耗、懲貪官、禁濫刑、置社倉、糶積谷、崇節(jié)儉、興書院、飭武備等。任福建巡撫、閩浙總督等。居官清廉,勵精圖治,布衣素食。累官福建巡撫、浙閩總督。清廉卓絕,圣祖稱為“苦行老僧”。康熙三十九年任古田知縣,又調到臺灣主政。

陳瑸古籍名句
主要成就
[挑錯/完善]

革新吏治

陳瑸初入仕途是任“素稱難治”的福建古田縣令。古田之難治,主要原因是蠹書蠹役太多,他們“盤踞衙門,最為民害”。

陳瑸所說的蠹書蠹役就是吏胥——一個特殊利益群體。所謂“吏”,即負責抄寫的文秘,“胥”即捕快等跑腿辦事的人員。過去有句俗話說“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官員都是三年一任(清代平均不足兩年),吏胥卻是歷久而不換,甚至兄終弟及,父死子替。吏胥的職責是代替官員催征賦稅、攤糧派款。這種事老實巴腳的“好人干不了”,只有社會上奸猾狡黠之徒才能勝任。他們聚集起來,“鐵煉成群”,有權有勢,又沒有人能監(jiān)督。就日夜謀劃如何從百姓身上榨取更多的錢財。清朝初年,古田料理六房公務正式書辦只有14名,朝廷按冊發(fā)餉。后來這個群體自我膨脹,增至28名、56名。陳瑸上任時,古田吏胥竟然有158名之多。這種情況在全國極為普遍。王學泰在《吏胥之害》一文中說:“到了明清兩代,吏胥成了衙門的主體,人數(shù)日增。”陳瑸在給上司的調查報告中寫道:“差役下鄉(xiāng),分路搜索如捕大獄,寧不騷擾!況由鄉(xiāng)至縣、由縣至省,兒啼婦哭,保無因饑寒困窘而顛踣于道路者乎?此其大害在民財、兼在民命?!薄耙徽罹銕О滓蹟?shù)人為爪牙,并轎夫隨丁至十數(shù)人不等,通共有數(shù)百輩。分鄉(xiāng)分路,四處騷擾,所過雞豚一空”。(《古田縣條陳八事》)一個外來的官面對這些長久盤踞衙門的吏,會有三種選擇:其一,與之同污合流;其二,睜只眼閉只眼明哲保身;第三,站在他們的對立面。清人方俊頤說:“且有不肖守令,恃鷹犬為爪牙,倚虎狼為心旅(月),以遂其雉蠶食鯨吞之計,而濟其婪臟黷貨之貪”。這種情況為陳瑸所不齒。采取不聞不問的態(tài)度,也不符合陳瑸的志向和操守。如果親眼看著百姓財命不保,兒啼婦哭,他所奉行的“儒家之學”就是假仁義,追求的“浮屠之行”就是假慈悲。他的所謂清廉自守、清貧節(jié)儉、束己利他的操守也就毫無價值。所以,陳瑸斷然采取了第三種態(tài)度。

然而,裁汰冗員,改革人事制度,清除古田頭號積弊,畢竟是天下第一等難事。他是如何順利解決的?

值得佩服的是,陳瑸不光對百姓苦處“知之最真,言之倍痛”,而且有救民于水火的智慧和勇氣。據歷史記載,他舉行了一場公開召聘吏胥的考試?!翱简炌〞晕囊萍皩懽侄丝?,留存七八十名,開造姓名年貌,都圖住址,詳請批奪存案,永絕后弊。余則盡數(shù)汰裁,令其歸農當差”(陳瑸《古田縣條陳八事》)。這種辦法使水平差的差役和“白役”無理由反對,一個危害甚烈的暴力集團被和平解散,進入“正冊”的吏胥則被置于嚴格的管束之中,多年的弊政得以消除,為其他的革新鋪平了道路。

陳瑸能夠改革成功,完成這一重大變革,很大程度上靠官員自身素質。陳瑸的成功有以下幾種品質保證:一是志向。陳瑸自幼志向遠大,“矢志不在溫飽”,而要“志于道”、“志于仁”,“學儒者之學,行浮屠之行”。“儒者之學”的核心是仁愛,“浮屠之行”的根本是仁慈。志向的本質是“博施濟眾”。志向大,是要“濟”更多的眾人,志向遠,是長遠地“濟”眾。人們常說志向遠大,是從空間和時間是說明為眾人服務的廣泛性和持續(xù)性。志向能夠產生的勇氣,為克服困難提供動力。二是操守:俗話說打鐵須得自身硬。陳瑸“不納一文、不通一賄,絕意逢迎、堅持直道”。“以天下為己任,溫飽無求;其廉介本天成,影衾不愧”。就使自己產生了強大的道德力量。三是無私忘我的精神,陳瑸改革,沒有絲毫自身利益的考慮,相反,是“瘦在己而肥在民”,這樣無私便會無畏,有志便會有為。他解開古縣的第一個死結,一系列的的難題隨即迎刃而解,清積欠、清丁田、均差徭、建義學,盤活了古田政局。建立起人民安居樂業(yè)的良性發(fā)展的秩序。這樣就消除戾氣,布撒祥和之氣。從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到康熙四十年九月,陳瑸用一年半時間,把積弊叢生的古田治理的井井有條。史書記載:“邑中五彩云現(xiàn)”。

陳瑸的廉政、勤政與善政贏得了百姓的愛戴。陳瑸調任臺灣時,古田人民戀戀不舍。聽說對陳瑸進行離職查驗,清理糧庫時因倉鼠糟蹋毀壞,倉榖儲備斤兩有所虧欠,古田百姓爭攜升斗,把糧食補足。這件小事不能平伏古田百姓的感恩之心,就準備給陳瑸立生祠,陳瑸聽說后堅決反對,陳瑸走后,生祠還是建了,并且每年殺豬屠羊禱祀,成為傳統(tǒng)。在以后歲月里,只要有古田人來雷州做生意,必先祭拜陳清端公祠。據陳瑸后人陳華德先生介紹,二百七十年后的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古田后人又組織“福建懇親團”來雷州,欲觀瑸公祠,拜瑸公墓,代先人謝恩,而此時,清端公祠已傾圮欲倒,陳瑸公墓已被挖掘破壞,古田人大哭而去。

“海妖”作祟

清康熙年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yè),舉國一派盛世繁榮的景象。

惟有臺灣府頻傳奏章,稟告皇帝,稱連年海妖登陸作祟,成群結隊爬到農田里毀壞作物。因而農業(yè)普遍失收,賊匪四起,社會動蕩,民生危殆。當?shù)毓俳ɡ畏?,人滿為患,繼續(xù)增建監(jiān)倉都不能解決問題。以至朝廷連換幾任知縣都未能見效。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秋,眾文武大臣向康熙皇帝推薦廣東雷州海康籍進士陳瑸(時任福建古田知縣)到臺灣繼任知縣,治理海島,安撫民生。康熙皇即傳旨陳瑸進京授職。其時陳瑸正回鄉(xiāng)省親,適逢母親重病垂危,接到圣旨甚是為難:因為他不但是一個忠臣,更是一個孝子。自知抗旨要殺頭,無奈只有孝心為上,冒死服侍老母親半月后,見病情緩解才備行裝辭母返京。

其時正值膏蟹大量上市季節(jié)。為了討得皇上歡心,陳瑸織了一個竹簍,裝滿一大簍活鮮并涂滿海泥的膏蟹,打點行裝素裹匆匆赴京授命。

貢蟹為名

陳瑸入京城后,直往朝殿,二話不說,便將簍中活蟹解放開來,然后跪地面圣。眾老臣面前,只見康熙皇帝故意大聲呵斥道:“陳瑸,你知罪否?”但見平素沉著的陳瑸應道:“罪臣陳瑸在下,抗旨久違,遲遲未歸朝廷,罪該萬死。望皇上恕罪?!笨滴趵^續(xù)責問:“你明知抗旨,延遲回朝是死罪,為何抗旨呢?!”。陳瑸指著門外橫行的膏蟹,說道:“這些膏蟹是我從家鄉(xiāng)帶來的特產佳肴。普天下皇上為上,罪臣不敢獨享,為保持鮮活,特地從雷州一路趕著這群畜牲上路,由于畜牲不聽活,走得又慢,所以誤了行程,肥美的膏蟹是專為孝敬皇上的貢品,請皇上用過膏蟹,再殺罪臣未遲”??滴趸实坜D過臉來:“唔,算你嘴乖巧,待朕吃了蟹再說?!逼鋵嵖滴趸噬弦矎娜撼伎谥辛私獾疥惉災赣H重病之事,現(xiàn)今至關重要的是臺灣社會安危的事情,正急需陳瑸這位賢臣赴任知縣,只好免了他欺君之罪。

巧除鱟患

次日早朝,康熙皇帝下旨:“陳瑸,抗旨本應殺頭,朕現(xiàn)念你一片忠心獻君,一片孝心為母。公事為上,先留你察看,給你一個戴罪立功機會,立即赴臺灣任職,降除海妖、平蕩賊寇、穩(wěn)定治安、恢復生產?!比缓笥謱λf:“限你五年之內完成,自有重賞,否則兩罪俱罰,就怪不得聯(lián)手下無情?!标惉炛x過皇恩后,深感此行兇多吉少、前途未卜。到了臺灣島,陳瑸帶著隨從馬上前去當?shù)孛裾?,找土著引導察看“海妖”情況,沿海邊尋去,但見黑壓壓一片,橫七豎八地爬行著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甲殼動物,似千軍萬馬般襲來,真是見著不寒而栗,但又似曾相識,待片刻定睛一看,“什么海妖”,陳瑸高興得像頑童一樣提起一只鱟,大笑起來,自言自語地說起雷州話:“一狗、二鱟、三海豆芽、四番豆?!闭媸菢凡豢芍?。他回首仰望北方,心緒萬千:難怪皇上器重自己,免了欺君之罪,本臣堅信不用很久時間,定能將臺灣府治理好。其實陳瑸胸有成竹。

鱟在陳瑸的廣東雷州半島家鄉(xiāng)可是海產佳肴,為什么卻被誤為“海妖”呢?原來當?shù)赝林疽詾楹贸灾?,但對其腸肚屎尿不會處理,結果食之中毒,導致土著畏栗禁忌吃鱟,視為“海妖”。陳瑸高興之余,便身先士卒地示范宰殺鱟技術,然后將鱟肉分塊下鍋煮熟,再用生姜、蒜米及糖醋打芡汁,讓土著百姓醮著食。他們吃后,個個呱呱大叫好味道,這一招果然湊效。從此之后,沿海土著掀起抓鱟熱潮,這些“海妖”成了他們的美味佳肴……陳瑸摸著腦后勺,呵呵地笑起來,然后自言自語一番:“寶島臺灣雖然土地肥沃,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但當?shù)赝林浜?,不懂耕作。待日后從雷州半島引來蕃薯及牛只幫助他們耕作,定能發(fā)展生產,安定社會,欣欣向榮?!?/p>

后來,據說陳瑸果然從雷州半島引入牛只及蕃薯,并教當?shù)赝林_墾耕耘,養(yǎng)禽圈畜。幾經艱辛努力,終于開拓出新局面。陳瑸在任臺灣縣知縣期間,勵精圖治、社會生機勃勃。時間一晃五年過去,“海妖”已除,匪患滅跡,生產豐收,社會安穩(wěn)??滴趸实圩匀积堫伌髳偅为勱惉灥闹卫砼_灣功勛,至于陳瑸以往的“欺君之罪”早已被他拋到九重云霄之外。

勤政愛民

最后一點,陳瑸不僅勤政,而且善政。他往往能針對實情,采取得力舉措。臺灣剛從荷蘭殖民主義者所手中奪回,當時經濟、文化都很落后,社會文明度差,陳瑸根據實際情況,改革政治,革除弊端,注重“興學廣教”,大力發(fā)展文教事業(yè),他還考校讀生,教導治學做人的道理,在臺灣“建學設塾”。經過一番努力,改變了社會風氣,“民知禮讓”,“骎骎乎海東鄒魯矣”(《續(xù)修臺灣府志》中冊),把臺灣治理得井井有條,為臺灣和福建等地,留下“海疆治行第一”的特殊政績。

臺灣貢獻

陳瑸從政大部分時間是主持臺灣事務,從臺灣縣令到臺灣廈門兵備道,到福建巡撫、閩浙總督,層次步步升高,作為越來越大,影響也越來越廣。他勤政愛民,善于協(xié)調各種關系,造就一個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他抓住發(fā)展經濟這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開發(fā)寶島,育物富民;他以文化為先導,興隆教化,倡導文明;他善于化解矛盾,遇事不驚,妥善處理突發(fā)事件,保持社會穩(wěn)定。

陳瑸最大的貢獻體現(xiàn)在對臺灣的治理上。清廷收復臺灣后,戰(zhàn)亂始平,人心不穩(wěn),加上酷吏當政,急斂暴征,致民不聊生。陳瑸在《康熙五十四年十月疏》上描述當時官員腐敗現(xiàn)象:“一人入仕途,于飲食、衣服、器,皆備極華侈。多所費必多所取,方面取之有司,有司取之小民,朘削無已。”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陳瑸調任臺灣知縣(當時臺灣未建省),他體察民情、清廉正直、愛民如子,常以“取一錢與取百萬金無異”為戒,深受百姓擁戴。在治臺策略上,“一禁加耗以蘇民困,一禁酷刑以重民命,一禁饋送以肅官箴,一糶積谷以濟民食,一置社倉以從民便,一崇節(jié)儉以惜民財,一先起運以清錢糧,一飭武備以實營伍,一隆書院以興文教”。同時對高山族等少數(shù)民族實行優(yōu)撫政策,“革官莊,除酷吏,恤番民……”。幾年后,臺灣政局漸趨穩(wěn)定。國相李光地奇其政績,交章保奏,康熙亦奇之,提升陳瑸為四川學政。離任時,百姓萬人夾道,揮淚道別,頻呼“青天”。不久后,臺灣又發(fā)生民變,官兵久戰(zhàn)不能平。福建巡撫張百行奏請康熙:“為四川學政覓人易,為臺灣道得人難?!庇谑牵逋⒀a授陳瑸為臺灣廈門兵備道,率兵回臺。消息傳來后,臺灣百姓奔走相告,不費朝廷一兵一卒,民變自平。

福建邊防

尋調撫福建,上諭廷臣曰:"朕見瑸,察其舉止言論,實為清官。瑸生長海濱,非世家大族,無門生故舊,而天下皆稱其清。非有實行,豈能如此?國家得此等人,實為祥瑞。宜加優(yōu)異,以厲清操。"陛辭,上問:"福建有加耗否?"瑸奏:"臺灣三縣無之。"上曰:"火耗盡禁,州縣無以辦公,恐別生弊端。"又曰:"清官誠善,惟以清而不刻為尚。"瑸為治,舉大綱,不尚煩苛。修建考亭書院及建陽、尤溪朱子祠,疏請御書榜額,并允之。復疏言:"防海賊與山賊異,山賊嘯聚有所,而海賊則出沒靡常。臺灣、金、廈防海賊,又與沿海邊境不同,沿海邊境患在突犯內境,而臺、廈患在剽掠海中。欲防臺、廈海賊,當令提標及臺、澎水師定期會哨,以交旗為驗。商船出海,令臺、廈兩汛撥哨船護送。又令商船連環(huán)具結,遇賊首尾相救,不救以通同行劫論罪。"下部議,以為繁瑣,上韙其言,命九卿再議,允行。

是年冬,兼攝閩浙總督。奉命巡海,自赍行糧,屏絕供億。捐谷應交巡撫公費,奏請充餉。上曰:"督撫有以公費請充餉者,朕皆未之允。蓋恐準令充餉,即同正項錢糧,不肖者又於此外婪取,重為民累。"令瑸遇本省需款撥用。瑸又請以司庫馀平賞賚兵役,命遵前旨。廣東雷州東洋塘堤岸,海潮沖激,侵損民田,瑸奏請修筑,即移所貯公項及俸錢助工費。堤岸自是永固,鄉(xiāng)人蒙其利。五十七年,以病乞休,詔慰留之。未幾,卒於官。遺疏以所貯公項馀銀一萬三千有奇充西師之費。

命以一萬佐餉,馀給其子為葬具。尋諭大學士曰:"陳瑸居官甚優(yōu),操守極清,朕所罕見,恐古人中亦不多得也。"追授禮部尚書,廕一子入監(jiān)讀書,謚清端。

人物生平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m.duncanbcholidayhome.com]

陳瑸(1656-1718年),字文煥,雷州市附城南田村人,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舉進士,翰林院編修,歷任福建古田、臺灣知縣、湖南巡撫、福建巡撫、閩浙總督等職。一生清正廉潔,勤政愛民,康熙皇帝稱之為“清廉中之卓絕者”,與于成龍、施世綸等同為當朝名臣,跟海瑞、丘浚合稱嶺南三大清官。

陳瑸一到臺灣,立即深入民間,明查暗訪,把前任無辜扣押之300囚犯,釋放回家。知府不同意他的見解,上書揭參?;实勐犝f所釋放之囚乃造反之輩,派欽差到臺查辦。點犯之日不缺一個。欽差大惑不解,后經仔細訊問,才知這些犯人乃自覺回監(jiān)聽點,表明陳瑸平反冤獄做得對,知府揭參錯了。

康熙四十八年(1709),陳瑸充當會試分校,旋任四川提學道。翌年,臺灣再次發(fā)生民變,福建巡撫張伯行向朝廷推薦陳瑸當臺廈道。他在奏章里特別強調“為四川省找一學政容易,為臺廈道物色一個適當人選難”??滴跬鈴堁矒岬目捶ǎ轮既斡藐惉灋榕_灣廈門道。陳瑸在臺5年,革陋規(guī),禁酷刑,恤番民,重教化,施政得體,民心向化,動蕩的局面安定下來。康熙五十三年(1714)的春季,陳瑸被提拔為湖南巡撫。同年,北上京都謁見??滴醴Q贊他是一個“苦行頭陀”,并說,我昨天召見了陳瑸,仔細觀察他的言行,的確是個清官。他原是一個沿海務農之人,既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又沒有門生故吏,而天下人都稱贊他清廉,如果沒有實際行動,哪能得到這么崇高的聲譽呢?他有才能辦大事,國家有這樣的官吏,實在是天下的大好事,應該從優(yōu)表揚,為清廉者作鼓勵。同年十二月,陳瑸調任福建巡撫??滴跷迨迥?,閩浙總督滿保入朝皇帝,陳兼署閩浙總督。

其時,雷州城之東,洋田萬頃,堤岸逼近大海,咸潮年年沖擊,漸多崩毀。陳雖遠處福建,卻時刻關心家鄉(xiāng)人民的生命財產。他奏請皇帝飭令廣東撥給??钚拗字輺|西洋堤圍。他擔心上面撥下的公款5300余兩不夠費用,便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把自己儉積下的俸銀5000兩,送到??担瑓f(xié)助修堤??滴跷迨吣晔拢惉灢∈?。皇帝下旨追授他禮部尚書,賜祭葬,謚清端。

陳瑸自踏上仕途至貴為巡撫,二十余年孑身在外,持政辦事親力親為,平日節(jié)衣縮食,“官廚惟進瓜蔬”,俸祿都用在民生疾苦上。公元1714年冬,陳瑸調任福建巡撫入朝面圣,次日,康熙對群臣說:“朕昨日召見陳瑸,細察其舉動言行,確系清官。以海濱務農之人,非世家大族,又無門生舊故,而天下之人,莫不知其清,非有實行,豈能如此!國家得此等人,實為祥瑞?!标惉炄闻_灣道期間,“未嘗延幕僚,案牘胥自任,仆從一、二人”(臺灣蘇瑛《陳瑸公傳》)。機構雖精簡,辦事效率反而提高,將節(jié)省下來的衙門公費三萬余兩全部用來營造炮臺,加強臺灣海防。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陳瑸卒于閩浙總督任上,臨終時又疏請以任內所應得廉俸一萬三千四百余兩上交國庫。陳瑸病逝后,清廷篤念賢勞,追授禮部尚書、賜國葬、謚清端等(清一代獲清端者僅六人)。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陳瑸簡介-陳瑸的詩詞名句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m.duncanbcholidayhom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