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xué)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h1>
作者:佚名 全集:中庸 來源:網(wǎng)絡(luò) [挑錯/完善]

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關(guān)鍵詞:中庸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千萬記住哦!千萬千萬注意!你們大家所謂學(xué)佛的也好,學(xué)道家的也好,就是普通講學(xué)問的也好*,“茍不至德,至道不凝”。你們很多人看到《金剛經(jīng)》釋迦牟尼說:“修一切善法,(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樣道理。你看讀這個話怎么講?要一切善法修成功,你才得開悟。你們現(xiàn)在隨便是看看什么禪宗的書,青蛙一聲“撲通”跳下水,“通!”那是禪;“見山不是山”,哦!那是禪!“忽然之間一**笑笑,禪到了!”那怎么行呢!禪是靠道德、功德,“茍無至德,至道不凝”啊!道德都不成就啊,那個道像冰凍一樣你兜不攏來的啊!你是水啊,你要凍攏來變成冰塊啊!冰塊要雕刻起來變成東西,那才會用。這個“凝”字用得好極了!所以說為什么我們學(xué)佛要修定?定是凝靜、凝定、凝結(jié)了。所以為什么不能得定呢?你們大家學(xué)佛不能得定,你就要反省自己心理行為、道德戒律。“茍無至德,至道不凝焉”啊!至德,還不是普通的道德。這個至德到達了最高處,不可捉摸,看不見的。所以你說要想明道、悟道,“茍無至德,至道不凝”啊!自己要切實反省這個道理!不反省這個道理,就是**。所以要“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所以我們?yōu)榱艘薜街恋赖哪?,只好從外面打進來。所以戒律的理念是什么?因為我們曉得是凡夫,只好拿個范圍自己,走路嘛不要東看西看,你要這個樣子“非禮勿視”,只好端端正正;“非禮勿聽”,只好這個樣子。慢慢從外面接近里頭去,就是戒律、禮儀的作用。大英雄大氣概根本用不著這個,他一下自己就到了。到了以后,他用不著;他無所謂戒,他自然是“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就到了。所以中國文化講禮儀的“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到了宋朝唐朝以后,佛法一變,所以到禪宗佛教起個大革命,把他這個印度的戒律變成中國叢林制度。到了叢林以后,宋朝儒家已經(jīng)是衰落了,所以程明道他反對佛教,可是一到廟子里看起參,和尚出來吃飯,一看和尚的那個威儀濟濟,他說:三代禮樂,盡在此矣!叢林制度,***,造就中國文化的大禮,那個威儀非常氣派,可是自然的。

  真正的誠懇的修行快沒有了,大家都想開悟,我們只好八個字:“茍無至德,至道不凝”啊!怎么恢復(fù)啊?要想恢復(fù)只有自修,你要證得。證得了以后,自己到達了,“禮儀三百,威儀三千”,那么你懂得了,明白這個精神之外。所以我也常常告訴你們,**都沒有,那個準(zhǔn)備呀,你怎么樣去做到。

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xué)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guān)于本站免責(zé)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m.duncanbcholidayhom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xué)夢 版權(quán)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