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灶戶低草房,六月煎鹽烈火旁。
走出門前炎日里,偷閑一刻是乘涼。
這首詩所寫的是燒鹽工人的生活和勞動的慘狀。詩人自己曾從事過燒鹽的勞動。入清以后,詩人居于海濱,多與燒鹽工人相往來,目睹了他們的悲慘生活,也深深了解官吏與鹽商對工人的重利盤剝,因此對燒鹽工人詩人給予深切的同情。此詩只是截取了灶戶煎鹽的一個(gè)場景,來反映他們悲慘的境遇。詩的前兩句交代了煎鹽工人的工作條件,由此烘托出工人的艱苦處境:六月酷暑,在低矮的草房勞作在烈火旁。
海濱的人民生活極為艱苦,很多煎鹽工人一生都從事著這樣艱辛的勞動,詩人特地選取了 “白頭灶戶”,暗喻了工人一生的艱辛。后二句是對工人艱苦勞動的渲染:六月當(dāng)暑,烈日炎炎,但對煎鹽工人來說也是 “乘涼”了,反襯出工人在烈火旁的煎熬。在寫法上,此詩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詞語平淡無華,但在質(zhì)樸的現(xiàn)實(shí)描寫中隱含著作者的沉痛,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吳嘉紀(jì)詩中較有代表性的作品。
吳嘉紀(jì) : 吳嘉紀(jì)(1618年-1684年),字賓賢,號野人,江蘇東臺人(清代屬于揚(yáng)州府泰州)。出生鹽民,少時(shí)多病,明末諸生,入清不仕,隱居泰州安豐鹽場。工于詩,其詩法孟郊﹑賈島,語言簡樸通俗...[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