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的《觀村童戲溪上》
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
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
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雨后的溪水漫過堤岸快要跟堤相平,閑來觀看村童們感謝老天向晚初晴。
有的騎著竹馬跌跌撞撞沖進了爛泥坑,有的放著風箏,風箏橫沖直撞的迎風飛鳴。
冬季的三個月就跟著塾師學習,農(nóng)忙時節(jié)就回家跟隨父兄耕田種地。
識字勉強能夠應付租稅勞役就好,不需要辛苦讀書羨慕王公貴族。
雨余:雨后。掠:拂過,漫過。
晚晴:放晴的傍晚夕陽。
竹馬:兒童游戲,折竹騎以當馬也?;笢厣贂r,與殷浩共乘竹馬。
踉蹡:跌跌撞撞,行步歪斜貌。
紙鳶:風箏,俗稱鷂子。
三冬:冬季的三個月。古代農(nóng)村只在冬季三個月中讓兒童入學讀書。
儒生:這里指塾師。
千耦(ǒu):指農(nóng)忙景象。
粗堪:勉強能夠。
供:應付。
賦役:租稅勞役。
不須:不必要。
此詩為陸游于公元1167年(宋孝宗乾道三年)春作于山陰。陸游志存高遠,他從小熟讀兵書文典,意不在阡陌之間,所以有《觀村童戲溪上》這樣一時的感慨,抒發(fā)對仕途命運無法揣測的感慨,和懷才不遇的愁悶。
此詩寫閑居時的生活。詩中生動地勾勒出村童們在剛放晴的傍晚種種嬉戲的情態(tài),同時也寫出了農(nóng)村生活的情趣和農(nóng)民樸實、知足的思想。
首聯(lián)“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寫足詩題中童戲和靜觀的含蘊。
頷聯(lián)“竹馬踉蹌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則詳寫童戲的內(nèi)容。這兩句寫出了村童游戲的原汁原味,若沒有對鄉(xiāng)居生活的沉潛體驗,很難寫出這樣極富生活氣息的語句。
頸聯(lián)則宕開一筆由近及遠,由實轉虛,將時空的觀照視角拉伸予以遠觀,讀者眼前出現(xiàn)了另外一幅畫面:村童農(nóng)忙時節(jié)跟隨父兄力田耦耕,在春種秋收中,體會稼穡的艱辛、人生的至理;冬閑時則入塾學習,粗通文墨。這樣的生活方式正是剛剛經(jīng)歷宦場炎涼的詩人所欣羨的。
尾聯(lián)聯(lián)提及當時宋朝實景:農(nóng)夫冬閑跟著村里的窮書生學習,但這只是學習極基礎的東西,為的是在立契,作保時不被蒙騙。 。
這首詩是陸游免官閑居后的人生體驗,是其厭惡官場傾軋、追求澄明心境的寫照。不過,詩題中一“觀”字,卻無意識中流露了真實心態(tài),“觀”在這里乃靜觀、旁觀之意,并非完全融入其中與村民渾然一體士大夫的特殊身份決定了陸游可以唯美的眼光透視田園生活,卻不一定真能躬行。
陸游 :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