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曰:五行之內,土為萬物之母。子之貴者,豈惟五金哉。金與水相守而流,功用謂莫尚焉矣。石得燔而成功,蓋愈出而愈奇焉。水浸淫而敗物,有隙必攻,所謂不遺絲發(fā)者。調和一物以為外拒,漂海則沖洋瀾,粘則固城雉。不煩歷候遠涉,而至寶得焉。燔石之功,殆莫之與京矣。至于礬現五金色之形,硫為群石之將,皆變化于烈火。巧極丹鉛爐火,方士縱焦勞唇舌,何嘗肖像天工之萬一哉!
○石灰
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成質之后,入水永劫不壞。億萬舟楫,億萬垣墻,窒隙防淫,是必由之。百里內外,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為上,黃白次之。石必掩土內二三尺,掘取受燔,土面見風者不用。燔灰火料煤炭居什九,薪炭居什一。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餅,每煤餅一層疊石一層,鋪薪其底,灼火燔之。最佳者曰礦灰,最惡者曰窯滓灰。火力到后,燒酥石性,置于風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
凡灰用以固舟縫,則桐油、魚油調厚絹、細羅,和油杵千下塞念。用以砌墻石,則篩去石塊,水調粘合。墁則仍用油灰。用以堊墻壁,則澄過入紙筋涂墁。用以襄墓及貯水池,則灰一分,入河沙、黃土二分,用糯粳米、羊桃藤汁和勻,輕筑堅固,永不隳壞,名曰三和土。其余造淀造紙。功用難以枚述。凡溫、臺、閩、廣海濱石不堪灰者,則天生蠣蠔以代之。
○蠣灰
凡海濱石山傍水處,咸浪積壓,生出蠣房,閩中曰蠔房。經年久者長成數丈,闊則數畝,崎嶇如石假山形象。蛤之類壓入巖中,久則消化作肉團,名曰蠣黃,味極珍美。凡燔蠣灰者,執(zhí)椎與鑿,濡足取來,(藥鋪所貨牡蠣,即此碎塊。)疊煤架火燔成,與前石灰共法。粘砌成墻、橋梁,調和桐油造舟,功皆相同。有誤以蜆灰(即蛤粉)為蠣灰者,不格物之故也。
○煤炭
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鍛煉金石之用。南方禿山無草木者,下即有煤,北方勿論。煤有三種,有明煤、碎煤、末煤。明煤大塊如斗許,燕、齊、秦、晉生之。不用風箱鼓扇,以木炭少許引燃,熾達晝夜。其傍夾帶碎屑,則用潔凈黃土調水作餅而燒之。碎煤有兩種,多生吳、楚。炎高者曰飯?zhí)?,用以炊烹;炎平者曰鐵炭,用以治鍛。入爐先用水沃濕,必用鼓鞲后紅,以次增添而用。末煤如面者,名曰自來風。泥水調成餅,入于爐內,既灼之后,與明煤相同,經晝夜不滅,半供炊爨。半供熔銅、化石、升朱。至于燔石為灰與礬、硫,則三煤皆可用也。
凡取煤經歷久者,從土面能辨有無之色,然后掘挖,深至五丈許方始得煤。初見煤端時,毒氣灼人。有將巨竹鑿去中節(jié),尖銳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煙從竹中透上,人從其下施拾取者?;蛞痪拢靠v橫廣有,則隨其左右闊取。其上枝板,以防壓崩耳。
凡煤炭取空而后,以土填實其井,以二三十年后,其下煤復生長,取之不盡。其底及四周石卵,土人名曰銅炭者,取出燒皂礬與硫黃。(詳見后款)凡石卵單取硫黃者,其氣薰甚,名曰臭煤,燕京房山、固安、湖廣荊州等處間有之。凡煤炭經焚而后,質隨火神化去,總無灰滓。蓋金與土石之間,造化別現此種云。凡煤炭不生茂草盛木之鄉(xiāng),以見天心之妙。其炊爨功用所不及者,唯結腐一種而已。(結豆腐者用煤爐則焦苦。)
○礬石 白礬
凡礬燔石而成。白礬一種,亦所在有之。最盛者山西晉、南直無為等州,值價低賤,與寒水石相仿。然煎水極沸,投礬化之,以之染物,則固結膚膜之間,外水永不入,故制糖餞與染畫紙、紅紙者需之。其末干撒,又能冶浸淫惡水,故濕瘡家亦急需之也。
凡白礬,掘土取磊塊石,層疊煤炭餅鍛煉,如燒石灰樣。火候已足,冷定入水。煎水極沸時,盤中有濺溢如物飛出,俗名蝴蝶礬者,則礬成矣。煎濃之后,入水缸內澄,其上隆結曰吊礬,潔白異常。其沉下者曰缸礬。輕虛如棉絮者曰柳絮礬,燒汁至盡,白如雪者,謂之巴石。方藥家鍛過用者曰枯礬云。
○青礬 紅礬 黃礬 膽礬
凡皂、紅、黃礬,皆出一種而成,變化其質。取煤炭外礦石(俗名銅炭)子,每五百斤入爐,爐內用煤炭餅(自來風不用鼓鞲者)千余斤,周圍包裹此石。爐外砌筑土墻圈圍,爐巔空一圓孔如茶碗口大,透炎直上,孔傍以礬滓厚罨。(此滓不知起自何世,欲作新爐者,非舊滓罨蓋則不成。)然后從底發(fā)火,此火度經十日方熄。其孔眼時有金色光直上。(取硫,詳后款。)
鍛經十日后,冷定取出。半酥雜碎者另揀出,名曰時礬,為煎礬紅用。其中清淬如礦灰形者,取入缸中浸三個時,漉入釜中煎煉。每水十石煎至一石,火候方足。煎干之后,上結者皆佳好皂礬,下者為礬滓。(后爐用此蓋。)此皂礬染家必需用。中國煎者亦惟五六所。原石五百斤成皂礬二百斤,其大端也。其揀出時礬(俗又名雞屎礬)每斤入黃土四兩,入罐熬煉,則成礬紅。圬墁及油漆家用之。
其黃礬所出又奇甚,乃即煉皂礬爐側土墻,春夏經受火石精氣,至霜降、立冬之交,冷靜之時,其墻上自然爆出此種,如淮北磚墻生焰硝樣。刮取下來,名曰黃礬,染家用之。金色淡者涂炙,立成紫赤也。其黃礬自外國來,打破,中有金絲者,名曰波斯礬,別是一種。
又山、陜燒取硫黃山上,其滓棄地,二三年后雨水浸淋,精液流入溝麓之中,自然結成皂礬。取而貨用,不假煎煉。其中色佳者,人取以混石膽云。
石膽一名膽礬者,亦出晉、隰等州,乃山石穴中自結成者,故綠色帶寶光。燒鐵器淬于膽礬水中,即成銅色也。
《本草》載礬雖五種,并未分別原委。其昆侖礬狀如黑泥,鐵礬狀如赤石脂者,皆西域產也。
○硫黃
凡硫黃,乃燒石承液而結就。著書者誤以焚石為礬石,逐有礬液之說。然燒取硫黃,石半出特生白石,半出煤礦燒礬石,此礬液之說所由混也。
又言中國有溫泉處必有硫黃,今東海、廣南產硫黃處又無溫泉,此因溫泉水氣似硫黃,故意度言之也。
凡燒硫黃石,與煤礦石同形。掘取其石,用煤炭餅包裹叢架,外筑土作爐。炭與石皆載千斤于內,爐上用燒硫舊渣罨蓋,中頂隆起,透一圓孔其中。火力到時,孔內透出黃焰金光。先教陶家燒一缽盂,其盂當中隆起,邊弦卷成魚袋樣,覆于孔上。石精感受火神,化出黃光飛走,遇盂掩住不能上飛,則化成汁液靠著盂底,其液流入弦袋之中,其弦又透小眼流入冷道灰槽小池,則凝結而成硫黃矣。
其炭煤礦石澆取皂礬者,當其黃光上走時,仍用此法掩蓋以取硫黃。得硫一斤則減去皂礬三十余斤,其礬精華已結硫黃,則枯滓逐為棄物。
凡火藥,硫為純陽,硝為純陰,兩精逼合,成聲成變,此乾坤幻出神物也。
硫黃不產北狄,或產而不知煉取亦不可知。至奇炮出于西洋與紅夷,則東徂西數萬里,皆產硫黃之地也。其琉球土硫黃、廣南水硫黃,皆誤紀也。
○砒石
凡燒砒霜,質料似土而堅,似石而碎,穴土數尺而取之。江西信郡、河南信陽州皆有砒井,故名信石。近則出產獨盛衡陽,一廠有造至萬鈞者。凡砒石井中,其上常有濁綠水,先絞水盡,然后下鑿。砒有紅、白兩種,各因所出原石色燒成。
凡燒砒,下鞠土窯,納石其上,上砌曲突,以鐵釜倒懸覆突口。其下灼炭舉火。其煙氣從曲突內熏貼釜上。度其已貼一層厚結寸許,下復息火。待前煙冷定,又舉次火,熏貼如前。一釜之內數層已滿,然后提下,毀釜而取砒。故今砒底有鐵沙,即破釜滓也。凡白砒止此一法。紅砒則分金爐內銀銅腦氣有閃成者。
凡燒砒時,立者必于上風十余丈外,下風所近,草木皆死。燒砒之人經兩載即改徙,否則須發(fā)盡落。此物生人食過分厘立死。然每歲千萬金錢速售不滯者,以晉地菽麥必用拌種,且驅田中黃鼠害,寧、紹郡稻田必用蘸秧根,則豐收也。不然火藥與染銅需用能幾何哉!
關鍵詞:天工開物,中篇,燔石
宋子說:在水、火、木、金、土這五行之中,土是產生萬物之根本。從土中產生的眾多物質之中,貴重的豈止有金屬這一類呢!金屬和火相互作用而熔融流動,這種功用真可以算是足夠大的了。但是石頭經過烈火焚燒以后也都有它的功用,而且越來越奇特。水會浸壞東西,凡是有空隙的地方,水都可以滲透,可以說水連一根頭發(fā)大小的裂縫都不放過。但是,有了石灰這一類填補縫隙的東西,用它來填補船縫就能確保大船安全漂洋過海,用來砌磚筑城也能使城墻堅固。這種寶物,并不需要經過長途跋涉的艱苦努力就能得到。因此,大概沒有什么東西比燒石的功用更大的了。至于礬能呈現出五色的形態(tài),硫能夠成為群石的主將,這些也都是從烈火中變化生成的。煉丹術可以說是最巧妙的了,然而,盡管煉丹術士唇焦舌爛地吹噓,又怎能比得上自然力的萬分之一呢!
石灰
凡是石灰都是由石灰石經過烈火煅燒而成的。石灰一旦成形之后,即便遇到水也永遠不會變壞。多少船只,多少墻壁,凡是需要填隙防水的,一定要用到它。方圓百里之間,必定會有可供煅燒石灰的石頭。這種石灰石以青色的為最好,黃白色的則差些。石灰石一般埋在地下二三尺,可以挖取進行煅燒,但表面已經風化的石灰石就不能用了。煅燒石灰的燃料,用煤的約占十分之九,用柴火或者炭的約占十分之一。先把煤摻和泥做成煤餅,然后一層煤餅一層石相間著堆砌,底下鋪柴引燃煅燒。質量最好的叫做礦灰,最差的叫做窯滓灰。火候足后,石頭就會變脆。放在空氣中會慢慢風化成粉末。著急用的時候灑上水,也會自動散開。
石灰的用途有很多,它能與桐油、魚油調拌后同時加上舂爛的厚絹、細羅,則可以用來塞補船縫;用來砌墻時,則要先篩去石塊,再用水調勻黏合;用來砌磚鋪地面時,則仍用油灰;用來粉刷或者涂抹墻壁時,則要先將石灰水澄清,再加入紙筋,然后涂抹;用來造墳墓或者建蓄水池時,則是一份石灰加兩份河沙和黃泥,再用粳糯米飯和獼猴桃汁拌勻,不必夯打便很堅固,永遠不會損壞,這就叫做三和土(按原文稱謂)。此外,石灰還可以用于染色業(yè)和造紙業(yè)等方面,用途繁多而難以一一列舉。大體上說,在溫州、臺州、福州、廣州一帶,沿海的石頭如果不能用來煅燒石灰,可以尋找天然的牡蠣殼來代替它。
蠣灰
海濱一些背靠石山面臨海水的地方,由于成質的海浪長期沖擊,生長出一種蠣房,福建一帶稱為“蠔房”。經過長時間積累而形成的這種蠔房可以達到幾丈高、幾畝寬,外形高低不平,如同假石山一樣。一些蛤蜊一類的生物被沖入像巖石似的蠣房里面,經過長久消化就變成了肉團,名叫“蠣黃”,味道非常珍美。煅燒蠣灰的人,拿著椎和鑿子,涉水將蠣房鑿取下來(藥房銷售的牡蠣就是這種碎塊兒),去肉后,將蠣殼和煤餅堆砌在一起煅燒,方法與燒石灰的方法相同。凡是砌城墻、橋梁等工程,將蠣灰調和桐油造船,功用都與石灰相同。有人誤以為蜆灰(即蛤蜊粉)是牡蠣灰,是因為沒有考察客觀事物的緣故。
煤炭
煤炭各地都有出產,供冶金和燒石之用。南方不生長草木的禿山底下便有煤,北方卻不一定是這樣。煤大致有三種:明煤、碎煤和末煤。明煤塊頭大,有的像米斗那樣大,產于河北、山東、陜西及山西。明煤不必用風箱鼓風,只需加入少量木炭引燃,便能日夜熾烈地燃燒。明煤的碎屑,則可以用干凈的黃土調水做成煤餅來燒。碎煤有兩種,多產于江蘇、安徽和湖北等地區(qū)。碎煤燃燒時,火焰高的叫做飯?zhí)?,用來煮飯;火焰平的叫做鐵炭,用于冶煉。碎煤先用水澆濕,入爐后再鼓風才能燒紅,以后只要不斷添煤,便可繼續(xù)燃燒。末煤呈粉狀的叫做自來風,用泥水調成餅狀,放入爐內,點燃之后,便和明煤一樣,日夜燃燒不會熄滅。末煤有的用來燒火做飯,有的用來煉銅、熔化礦石及升煉朱砂。至于燒制石灰、礬或者硫,上述三種煤都可使用。
采煤經驗多的人,從地面上的土質情況就能判斷地下是不是有煤,然后再往下挖掘,挖到五丈深左右才能得到煤。煤層出現時,毒氣冒出能傷人。一種方法是將大竹筒的中節(jié)鑿通,削尖竹筒末端,插入煤層,毒氣便通過竹筒往上空排出,人就可以下去用大鋤挖煤了。井下發(fā)現煤層向四方延伸,人就可以橫打巷道進行挖取。巷道要用木板支護,以防崩塌傷人。
煤層挖完以后,如果用土把井填實,二三十年后,煤又會重生,取之不盡。煤層底板或者圍巖中有一種石卵,當地人叫做銅炭,可以用來燒取皂礬和硫黃(在下文詳述)。只能用來燒取硫黃的銅炭,氣味特別臭,叫做臭煤,在北京的房山、固安與湖北的荊州等地有時還可以采到。
煤炭燃燒的時候,煤質全部燒完,不會留下灰燼,這是自然界中介于金屬與土石之間的特殊品種。煤不產于草木茂盛的地方,可見自然界安排得十分巧妙。如果說煤在炊事方面還有不足之處的話,那它僅僅是不適合用于做豆腐而已(用煤爐煮豆?jié){,結成的豆腐會有焦苦味)。
礬石白礬
明礬是由礬石燒制而成的。白礬到處都有,出產最多的是山西的晉州和安徽的無為州等地,它的價錢十分便宜,同寒水石的價錢差不多。然而,當水煮開之后,將明礬放入沸水中溶化并用它來染東西時,它就能夠固結在所染物品的表面,使其他的水分永不滲入。所以,制蜜餞、染畫紙、染紅紙都要用到明礬。此外,用干燥的明礬粉末撒在患處,能治療流出臭水的濕疹和皰瘡等病癥,因此也是皮膚科急需的藥品。
燒制明礬時,先挖取礬石,用煤餅逐層壘積再行燒煉,燒制的方法與燒石灰大體相同。等到火候燒足的時候,讓它自然冷卻,再放入水中進行溶解。再將水溶液煮沸,當看見有一些俗名叫做“蝴蝶礬”的東西飛濺出來之時,明礬便可算制成功了。煮濃之后,要裝入缸內澄清。上面凝結的一層,顏色非常潔白,叫做吊礬;沉淀在缸底的叫做缸礬;質地輕如棉絮的叫做柳絮礬。溶液蒸發(fā)干之后,剩下的便是雪白的巴石。經方藥家煅制后用來當做藥的,叫做枯礬。
青礬 紅礬 黃礬 膽礬
皂礬、紅礬、黃礬,都是由同一物質變化而來,性質卻各不相同。先收取五百斤煤炭外層的礦石子(俗名“銅炭”)放入爐內,將一千多斤煤餅(不必鼓風就能燃燒的那種煤粉,因此名叫“自來風”)放在銅炭周圍并包住這些礦石。在鍋爐外修筑一個土墻繞圈圍著,在爐頂留出一個圓孔,孔徑好像茶碗口大,讓火焰能夠從爐孔中透出,爐孔旁邊用礬渣蓋嚴實(不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礬渣。奇妙的是,凡是起新爐子,不用舊渣掩住爐孔就會燒不成功),然后從爐底發(fā)火,大概估計這爐火要連續(xù)燒十天才能熄滅。燃燒時爐孔眼不時會有金色光焰冒出來(后文將詳細敘述具體如何取硫),煅燒十天以后,等待礬石都冷卻了這才取出。其中半酥碎的另外挑出,名叫“時礬”,用來煎煉紅礬。將礦灰樣的精華部分放進缸里,用水浸泡約六個小時,把它過濾后再放入鍋中煎煉,要將十石水熬成一石水,這才說明火候夠足。等水快干時,上層結成的是優(yōu)質的皂礬,下層便是礬渣了(下一爐用另外一只孔)。這種皂礬是印染業(yè)所必需的原料,整個中國制礬的也不外五六家。大概每五百斤石料可以煉出二百斤皂礬來。另外挑出的“時礬”(俗名又叫“雞屎礬”),每斤加進黃土四兩,再入罐熬煉,便成紅礬了。泥水工和油漆工經常用到這兩種礬。
至于黃礬的出現就更加奇異了。在每年春夏煉皂礬時,爐旁的土墻因為吸附了礬的蒸氣,到了霜降與立冬相交的季節(jié),土墻干冷,礬便析出來就好像淮北的磚墻上生出火硝一樣,刮取下來,便是黃礬了,染坊經常會用到它。如果金色太淡了,把黃礬涂上去放在火上一烤,立刻就會變成紫赤色。此外,還有外國運來的黃礬,打破以后中間會現出金絲來,名叫波斯礬,這是另外一個品種。
山西、陜西等地燒硫黃的山上,隨地丟棄廢渣兩三年后,其中的礬質經過雨水的淋洗溶解后流到山溝里,經過蒸發(fā)也能結成皂礬。這種皂礬,取用或拿去出售時就不必再煉了,其中色澤美麗的,聽說還可以用來冒充石膽。
石膽又叫做膽礬,產自陜西省隰縣等地。膽礬是在山崖洞穴中自然結晶的,因此它的綠色具有寶石般的光澤。將燒紅的鐵器淬入膽礬水中,鐵器會立刻現出黃銅的顏色。
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雖然記載了礬有五類,但并沒有區(qū)別它們的來源和關系。昆侖礬好像黑泥,鐵礬好像赤石脂,都是西北出產的。
硫黃
硫黃是由燒煉礦石時得到的液體經過冷卻后凝結而成的,過去的著書者誤以為硫黃都是煅燒礬石而取得的,就把它叫做礬液。事實上,煅燒硫黃的原料,有的是來自當地特產的白石,有的是來自煤礦的煅燒礬石,礬液的說法就是這樣混雜進來的。又有人說中國凡是有溫泉的地方就一定會有硫黃,可是,東南沿海一帶出產硫黃的地方并沒有溫泉,這可能是因為溫泉的氣味很像硫黃而猜想到的吧。
燒取硫黃的礦石與煤礦石的形狀相同。煅燒硫黃的大致步驟是:先用煤餅包裹礦石并堆壘起來,外面用泥土夯實并建造熔爐。每爐的石料和煤餅都有千斤左右,爐上用燒硫黃的舊渣掩蓋,爐頂中間要隆起,空出一個圓孔。燃燒到一定程度,爐孔內便會有金黃色的氣體冒出。預先請?zhí)展埔粋€中部隆起的盂缽,盂缽邊緣往內卷成像魚膘狀的凹槽,燒硫黃時,將盂缽覆蓋在爐孔上。硫黃的黃色蒸氣沿著爐孔上升,被盂缽擋住而不能跑掉,于是便冷凝成液體,沿著盂缽的內壁流入凹槽,又透過小眼沿著冷卻管道流進小池子,最終凝結而變成固體硫黃。
用含煤黃鐵礦燒取皂礬,當黃色的蒸氣上升時,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收取硫黃。得硫一斤,就要減收皂礬三十多斤,因為皂礬的精華都已經轉化為硫了,剩下的枯渣便成了廢物。
火藥的主要原料是硫黃和硝石,硫黃是純陽,硝石是純陰,兩種物質相互作用能引起爆炸,產生巨大的聲響,這真是自然界變化出來的奇物。北方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不出產硫黃,或者也有可能是有硫黃出產而不會煉取。新式槍炮出現在西洋與荷蘭,這說明由東往西數萬里,都有出產硫黃的地方。但是所謂琉球的土硫黃、廣東南部的水硫黃,卻都是一種錯誤的記載。
砒石
燒砒霜的原料好像泥土卻又比泥土硬實,類似石頭但又比石頭堅脆,向下掘土幾尺就能夠獲取到。江西信郡(今天的上饒地區(qū))、河南信陽一帶都有砒井,因此砒石又名信石。近來生產砒霜最多的則是湖南衡陽,一間工廠的年產量,能有達到上萬斤的。砒井中,常常積有綠色的濁水,開采時要先將水除盡,然后再往下鑿取。
砒霜有紅、白兩種,各由原來的紅、白色砒石燒制而成。燒制砒霜的時候,先在下面挖個土窯堆放砒石,在上面砌個彎曲的煙囪,然后把鐵鍋倒過來覆蓋在煙囪口上。在窯下引火焙燒,煙便從煙囪內上升,熏貼在鍋的內壁上。估計累計達到約有一寸厚時就熄滅爐火,等煙氣已經冷卻,便再次起火燃燒。這樣反復幾次,一直到鍋內貼滿砒霜為止,才把鍋拿下來,打碎鍋而剝取砒霜。因此接近鍋底的砒霜常留有鐵渣,那是鍋的碎屑。白砒霜的制作方法只有這一種,至于紅砒霜,則還有在冶煉含砷的銀銅礦石時,由分金爐內析出的蒸氣冷結而成的。
燒制砒霜時,操作者必須站在風向上方十多丈遠的地方。風向下方所觸及的地方,草木都會死去。所以燒砒霜的人兩年后一定要改行,否則就會須發(fā)全部脫光。砒霜有劇毒,人只要吃一點點就會立即死亡。然而,每年卻都有價值千百萬的砒霜暢銷無阻,這是因為山西等地鄉(xiāng)民都要用它來給豆和麥子拌種,而且還用它來驅除田中的鼠害;浙江寧波紹興一帶,也有用砒霜來蘸秧根而使水稻獲得豐收的。不然的話,如果砒霜僅僅是用于火藥和煉銅方面,那又能用得了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