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關(guān)鍵詞:中庸
哈,不曉得講些什么!那現(xiàn)在用白話一翻,就是“自誠明,叫做性;自明誠,叫做教。誠就明了,明了就誠了。”就是白話文。你說是說些什么話?
“自誠”,上面曉得什么叫誠:“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它的方法是怎么樣?專一來的,用一個方法擇善而固執(zhí),一念專精到達了極點,豁然而開悟,這是誠的境界。由誠專一做功夫,乃至你們學(xué)打坐的,修靜、定,做功夫做到了極點,開悟了,“自誠明”,漸修的方法,這就是佛家所謂禪宗講漸修,叫做“性”。
“自明誠謂之教”,一聞千悟,一說就開悟了、懂了。懂了以后,不經(jīng)過定的修持不行。由明白了而轉(zhuǎn)修持到誠,這就是頓悟。
第一句話,“自誠明,謂之性”,由漸修而到頓悟。“自明誠,謂之教”,由頓悟,悟后起修,就是教。
實際上,修與悟這兩個東西,功夫與智慧,兩個是一個。“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功夫到了,智慧自然開;智慧開了,功夫一定到。就是這個話。你看,這個時候佛教沒有來哦,什么都沒有,這是固有的文化,可見我們的老祖宗對于此道早就通了。“自誠明,謂之性。”由誠到明,性地的功夫。“天命之謂性”嘛,中庸第一句話。所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就是這個反復(fù)告訴我們。所以,中庸的中心一個是明,一個是誠。怎么樣到明誠呢?就是要去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