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三國演義白話文第十三回 長坂坡

作者:羅貫中 全集:三國演義白話文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曹操得知劉備率領軍民每天僅行幾十里路,便選了五千精銳騎兵,限一天一夜趕上劉備。

劉備請孔明往荊州,說服劉表長子劉琦領兵來救。劉備則自領軍民在當陽縣外的景山駐扎。四更時分,曹兵殺來,張飛殺開一條血路,力保劉備逃到長坂坡。

趙云自四更時分與曹軍廝殺,出入于亂軍之中,卻尋不見劉備。

后來在一斷墻枯井前,找到身負重傷的糜夫人。糜夫人要趙云保阿斗殺出重圍,趙云執(zhí)意要保護他們母子一同突圍。糜夫人怕拖累趙云,將阿斗放在地上,投井而死。

趙云推倒斷墻掩蓋了那口枯井,將阿斗背在身上,拼死突圍,直到長坂坡,見張飛橫矛站在橋上,大喊∶“翼德助我!”張飛殺退追兵,趙云方得脫身。

趙云見到劉備,雙手遞上阿斗。劉備接過阿斗,往地上一擲說∶“為這小子,幾乎折了我一員大將!”趙云大受感動,忙從地上抱起阿斗哭著拜倒說∶“趙云萬死,難報主公知遇之恩。”

曹操見張飛獨立橋上,身后塵土飛揚,疑是孔明之計,不敢近前。便對部將說∶“以前曾聽關羽說過,張飛從百萬軍中取大將的頭,就如同探囊取物般容易,今日相逢,不可輕敵。”張飛一聲大喝,驚得曹軍人仰馬翻而退。

張飛嚇退了曹軍,便拆斷橋來見劉備,報告經過。劉備說∶“現在拆了橋,曹操定料我兵少,必來追趕。”于是,急領軍往漢陽、沔陽去了。

曹操引軍追到漢津,見大江在前,教眾將努力向前,一定要捉住劉備。眾將領命,個個奮勇向前。不料關羽突然從坡后飛出,大叫∶“我在這里等候多時了!”曹操一見關羽,嚇破了膽,慌忙下令大軍速退。

關羽回軍找到了劉備,便一同前往漢津,大軍上船渡江走了不遠,見劉琦領水軍來支援。隨后孔明也引一列戰(zhàn)船趕到。劉琦請劉備到江夏整頓軍馬,再圖后事。

曹操見劉備逃往江夏,便用謀士荀攸的計策,一面派人聯(lián)絡東吳孫權,聯(lián)手攻打劉備,一面領兵水陸并進,西到荊州,東到蘄春、黃州,寨柵連營足足有三百多里長。

孫權見曹操的勢力漸漸向南推進,便召眾謀士商量對策。魯肅說∶“荊州跟江東接壤,形勢險要,地方富庶,我們如能到手,則前途大有可為。我想藉悼劉表之名,去探聽虛實。”

孔明正想讓孫權與曹操廝殺以便從中得利。魯肅邀請諸葛亮過江去見孫權。

在去江東的船上,魯肅對孔明說∶“你見了孫權,千萬不可用曹操兵多將廣的話嚇他。”孔明叫魯肅放心,他自會對答。

孫權已收到曹操約他共伐劉備的書信,正召集文武官員商議。張昭等文官主張投降曹操,孫權還拿不定主意。

孫權在后堂訊問魯肅的意見。魯肅說∶“別人都可降曹操,只有主公您不能降。”孫權聽了,認為魯肅說到他的心坎里了。魯肅又說∶“我已約了諸葛亮來此,主公只要問他,便知曹操的虛實了。”

主張投降的文官被諸葛亮駁得理屈辭窮。正在這時,東吳大將黃蓋闖進大廳,大聲說∶“曹操的大軍已經逼近邊境,大家不想辦法對付敵人,卻只管在這里斗嘴!”又對孔明說∶“先生是當世奇才,有此精神,為什么不去對我們主公談論?”

魯肅、黃蓋拉了諸葛亮,一同去見孫權。孔明見孫權氣概非凡,便知只能用反話激他。孔明說,曹兵有一百五十多萬,大將謀士一、二千人。魯肅聽了大驚,連使眼色暗示,孔明只當沒有看見。

孫權問孔明該如何行事,孔明說∶“請主公考慮自己的力量,能力不及就投降。”孫權問孔明,劉備為什么不投降,孔明說,劉備是皇帝的叔叔,當世英雄,即使時運不濟,也不會投降曹操的。孫權覺得諸葛亮指自己不如劉備,便起身走進后堂去了。

魯肅埋怨諸葛亮說∶“你太看不起我們的主公了。”諸葛亮哈哈大笑說∶“我沒有想到孫將軍器量這樣小,我自有破曹計策,他不問我,我又何必說呢?”

孫權請諸葛亮到后堂,擺酒款待。眾人繼續(xù)談論??酌鞣治隽瞬苘姷娜觞c以及孫、劉聯(lián)合必能破曹的理論。孫權高興極了,決定聯(lián)合抗曹。

不料,張昭等人又動搖了孫權的決心。孫權的母親吳國太提醒孫權為什么不問問周瑜的意見。

關鍵詞:三國演義白話文

《三國演義白話文第十三回 長坂坡》相關閱讀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三國演義白話文第十三回 長坂坡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m.duncanbcholidayhom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