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遲,即樊須,名須,字子遲。春秋末魯國人(一說齊國人)。是孔子七十二賢弟子內(nèi)的重要人物,繼承孔子興辦私學,在儒家學派廣受推崇的各個朝代享有較高禮遇。唐贈“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稱“先賢樊子”。其重農(nóng)重稼思想在歷史上具有進步意義。
樊遲興趣廣泛,除學道德、文章,還曾向孔子問“學稼”和“學為圃”,受到孔子的斥責。但他不愧孔門弟子中的佼佼者。
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他是其中之一。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為“樊伯”。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益都侯”;
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以“益都侯”從祀孔子。
樊遲,孔子的學生,從小貧窮,但讀書刻苦,還懂種田。未拜孔子為師之前,他已在季氏宰冉求處任職??鬃踊佤敽蟀輲?。
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請教“仁”的學說,還問“知”、“崇德、修慝、辨惑”等。他有謀略,并具有勇武精神,魯哀公十一年(前484)齊師伐魯,冉求率“左師”御敵,冉求認為他能服從命令,以其為車右。魯軍不敢過溝迎戰(zhàn),他建議冉求帶頭,冉求納之,魯軍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