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xué)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狀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狀童”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作者:佚名 古詩詞考題 來源:網(wǎng)絡(luò)

人獸之間

狀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狀童。圣人取童智而遺童狀,眾人近童狀而疏童智。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發(fā)含齒,倚而趣者,謂之人;而人未必?zé)o獸心。雖有獸心,以狀而見親矣。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飛伏走,謂之禽獸;而禽獸未必?zé)o人心。雖有人心,以狀而見疏矣。庖犧氏、女媧氏、神農(nóng)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圣之德。夏桀、殷紂、魯桓、楚穆,狀貌七竅,皆同于人,而有禽獸之心。而眾人守一狀以求至智,未可幾(通“冀”)也。(節(jié)選自《列子·黃帝》)

1.下列句子中,對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狀不必童而智童狀:外形

B.智不必童而狀童童:兒童

C.戴發(fā)含齒戴:頂著,(頭上)長著

D.未可幾也幾:希望

解析:B項,“童”通“同”,相同。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對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圣人取童智而遺童狀遺:丟開,丟下

B.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近:親近

C.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疏:疏遠(yuǎn)

D.雖有獸心.以狀而見親矣親:受人親近,被人親近

E.而眾人守一狀以求至智至智:達到才智

解析:E項,至智:最大的才智,最高的才能,或高才大智。

答案:E

【參考譯文】

外形不一定相同而才智卻相同,才智不一定相同而外形卻相同。品格高超的圣人選取才智相同的,而丟開外形相同的,常人卻親近外形相同的,而疏遠(yuǎn)才智相同的。外形和我相同的,就親近并且喜愛他;外形和我不一樣的,就疏遠(yuǎn)并且畏懼他。長著七尺高的身軀,有手腳之分,頭上生有毛發(fā),嘴里長著牙齒,能憑借車馬奔馳的,這叫做人;可是,人未必沒有獸心。盡管他們有獸心,卻由于外形相同而受人親近。長著翅膀,頂著頭角,長著牙齒和爪子,能在天上飛翔或在地面奔跑的,這叫做禽獸;可是,禽獸未必沒有人心。盡管它們有人心,卻由于外形不同而被人疏遠(yuǎn)。庖犧氏、女媧氏、神農(nóng)氏、夏后氏,這些古代帝王,有的蛇身人面,有的牛頭虎鼻,都不像人的形狀,卻有大圣人的美德。夏桀、殷紂王、魯桓公、楚穆王,這些古代君主,外貌五官都和人一樣,卻有禽獸之心。一般人總是拘泥于同一外形來求得高才大智,這是不能夠指望的。

關(guān)鍵詞:“狀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狀童”閱讀答案

相關(guān)閱讀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xué)經(jīng)典推薦

“狀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狀童”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古詩國學(xué)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guān)于本站免責(zé)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m.duncanbcholidayhom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xué)夢 版權(quán)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