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弟于幼時,便當有正大光明氣象;檢身心于平日,不可無憂勤惕厲工夫。
關鍵詞:圍爐夜話
教導晚輩要從幼年時開始,便培養(yǎng)他們凡事應有正直、寬大、無所隱藏的氣概;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反省自己的行為思想,不能沒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砥礪的修養(yǎng)。
[評語]
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往往決定于他的人格。而人格的形成,又往往決定于童年的教養(yǎng)。因此,教養(yǎng)孩子必須自幼時,便培養(yǎng)他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光明磊落的人格,以及一種正直寬大的胸懷;那么長大以后,無論在何種境況,也總能保持一種雍容大度的氣質(zhì)。
為人在平日的生活中,便要養(yǎng)成隨時自我反省的修養(yǎng),所謂“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總可以由身心兩方面來反省所作所為,是否有怠惰而不夠勤奮的地方呢?如果有這種現(xiàn)象,而還不覺得憂心,若不是對不起別人,就是對不起自己的生命了;所思所想,是否缺乏自我砥礪的警惕呢?如果有這種情形,那么便失去了向上的生命力,沒有進步便是退步。怎可不隨時自我警惕呢?
本篇前段言幼童的教養(yǎng),后段言成人的修養(yǎng),皆由內(nèi)在要求起,十分重要。
氣象:氣概,人的言行態(tài)度。
檢:檢討,反省。
身心:身指所言所行,心指所思所想。憂勤惕厲:擔憂不夠勤奮,戒懼無所砥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