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關(guān)鍵詞:論語,子罕第九
孔子說:“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這里講到的是「三達德」,達就是通達,圣人的德行通達了?!钢⑷省⒂隆?,在《中庸》里面說,是「天下之達德也」。這里講的『知者不惑』,這個「知」是通假字,通智慧的那個智,「知者」就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什么事都能明白,看得清清楚楚,他不會迷惑。普通的人不是智者,叫迷者、惑者。他為什么會迷惑?原因是在于他有患得患失的心,有這個患得患失的妄念,往往他自己就迷惑了自己。當我們把自私自利、把得失放下了,我們就會有「知者不惑」,智慧就能生起來。為什么?智慧本有,你看問題自然能看得清楚,那不是你學(xué)來的,也不是人教你的,是你自性中本有的德能流露出來。你只要把自私自利放下,把你的執(zhí)著放下,你就會有智慧。放下的愈多,智慧就愈高。你放下了執(zhí)著,你就有阿羅漢的智慧;放下了分別,你就有菩薩的智慧;如果把起心動念都放下了,那你跟佛的智慧沒有兩樣,你就是佛。這個智慧是本性中具足,本覺本有。
『仁者不憂』,仁者他心只想著眾生,他是個公心,沒有私心,視一切眾生跟自己一體,所以他起心動念就為眾生著想,所以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利益眾生,這是仁者。仁者就不會有憂慮,他自己都放下了,他只想著眾生,他有什么好憂慮?絕不會為自己的名聞利養(yǎng)、得失、享受而憂慮,也不會憂慮自己前程,將來我要怎么樣、我會怎么樣,沒有這個憂慮。他「我」都沒有了,還有「我怎么樣」?不僅不會為自己憂慮,說老實話,他也不會去為做好事、做利益眾生的事而憂慮。有的人也會問我,我想做這個好事,但是現(xiàn)在種種因緣好像又不成熟,該怎么辦?我說你這個就不用憂慮,因緣成熟了,你就去做;不成熟,就不做。成熟是什么?眾生他福報現(xiàn)前,因緣會推動著你去做,你只要有這個愿心就行了,「我要幫助眾生」,那等著因緣來找我。有因緣,那我一定全心全力把它做好;沒有因緣,我絕不攀緣。所以,連做事做不做得成功,也都不憂慮,為別人的事也都不憂慮,那就不憂了,心永遠是樂觀的,處在法喜當中。
『勇者不懼』,勇是勇敢的人,他辦事就不怕困難,毫無畏懼。我們講「見義勇為」,義是什么?應(yīng)該做的。凡是應(yīng)該做的,我們就去做,也不管會不會做得成功,所謂「但行好事,不問前程」,「但問耕耘,不問收獲」。像孔老夫子在那個亂世當中推動周公之治、周公之道,別人說你肯定做不成,做不成也做,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是大勇者,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也絕不放棄,這是真正的見義勇為。
我們現(xiàn)在看到這世間最缺乏的是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圣賢的教育,我們就得見義勇為,自己什么都可以放下,要發(fā)心幫助這個世間。在教育上,一個我們要大面積的希望推廣傳統(tǒng)文化教育,讓大家都能夠明道德、知因果,這可以消災(zāi)免難,這是解決災(zāi)難之根本方法。災(zāi)難,人心所感的,用教育轉(zhuǎn)化人心,這就化解災(zāi)難了。什么災(zāi)難都是,天災(zāi)也好,人禍也好,都可以用教育轉(zhuǎn)化人心來化解。除了我們要不遺余力的推動全民的教育之外,還要重視培養(yǎng)后人,教育需要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們的恩師今年八十四了,高齡!他常常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圣賢教育不能斷在我們手上,一定要往下傳。
在前年,我在香港遇到了江逸子老師,他來香港看望我們恩師,他們是師兄弟,江逸子比我們恩師要小。江老師見到了我非常愛護,他是我長輩,見到我之后,跟我講第一句話就說,你現(xiàn)在就要著手培養(yǎng)傳人。我當時聽了很納悶、很愕然,江老師怎么會對我說這個話?我現(xiàn)在只是個學(xué)生,我自己還沒成就,就想到培養(yǎng)傳人,這好像太遙遠了?可是老人家這個話,確實把我從沒有想過的問題提起來了。這讓我想到一句古話,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yǎng)真正繼承人,可不是三、五年可以成就的,它是需要三十年、五十年。我現(xiàn)在今年三十七,真的現(xiàn)在就應(yīng)該著手,培養(yǎng)三十年我就六十七了,都奔七十了,人生七十古來稀,自己還能不能活過七十,不得而知。
這個事情如果有人做,那我們應(yīng)該全心全力幫助他;沒人做,我們也希望提醒,因為我自己現(xiàn)在人單力薄,做不來,只能希望真正發(fā)大心、大德長者他們來做,培養(yǎng)后代。從什么時候開始培養(yǎng)?最好愈小愈好,四、五歲的,五、六歲的,六、七歲的,這就是最好的年齡。培養(yǎng)個三十年,等到他們像我這個年齡,他們的境界比我要高出很多。我們不希望說自己當什么精神的領(lǐng)袖、教育的泰斗,這個我們不敢想,我們希望下一代人有這樣的人才。我們只是做一個墊腳石,為下一代人做個鋪墊,使到圣賢教育從我們恩師那一代,恩師是比我大四十六歲。我現(xiàn)在是三十七,我現(xiàn)在能夠培養(yǎng)一個小孩,等到他也長到三十七了,我也到我們恩師那個年齡了。所以我們講護法,真正的護法,首先第一個,護持下一代,要有后人,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如果說圣賢教育斷在我們手上,那真正是太對不起恩師,太對不起老祖宗!希望有識之士,我們要想到這一點。我現(xiàn)在沒有結(jié)婚,沒有兒女,倘若我結(jié)婚了,那我的兒女也是差不多六、七歲的年紀,希望你們有跟我年齡相仿的、有兒女的,就要著手準備。假如從這么早就開始,完全用圣賢教育的理念培養(yǎng)孩子,這培養(yǎng)出來那肯定是大師級人物。
我們看看密宗對活佛是怎么培養(yǎng)的?恩師跟我們講經(jīng)里面講過,他曾經(jīng)問過章嘉大師,說活佛轉(zhuǎn)世是不是真的?章嘉大師告訴他,有的是真的,有的不一定可靠,不過說,如果真正把一個孩子,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活佛轉(zhuǎn)世,這個孩子放到這么好的一個環(huán)境里面教,遠離污染,隔絕世緣,在最好的老師教導(dǎo)下,帶著他成長,讓他把這些經(jīng)典背得滾瓜爛熟,教導(dǎo)他,跟他講解,身教、言教帶動他,他將來也是成為活佛。活佛是教出來的,為什么?人人本性是佛。如果說活佛,每個人都可以做活佛的,本來是佛,看你怎么教?你要用教佛的那個教育來教他,那肯定成佛;你教他成凡夫,就成凡夫,完全是教育塑造一個人。
所以講到見義勇為,現(xiàn)在可以說最迫切的一個就是推動全民教育,這是橫向的;還有一個豎向的,培養(yǎng)傳人。兩者比起來,我感覺到培養(yǎng)傳人更重要,無后為大,培養(yǎng)后代是更大的使命,而且需要更大的耐心,這個功德也是第一大。只要正法能夠不斷,眾生他就有福。正法是世間的明燈,苦海的明燈,正法一定要有人來弘揚,「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正法不是說在經(jīng)典里面,經(jīng)典人未必讀得懂,未必愿意讀,讀懂了未必能做得到,需要有一個真正的圣賢來帶動。假如這世間出十個像孔子一樣的人,像釋迦牟尼佛這樣的人,這真是,不要說和諧世界了,簡直就可以成為極樂世界了。有這些佛菩薩在世間來教導(dǎo)眾生,那是眾生之大幸。
我們來看蕅益大師的批注,「卓吾曰:使人自考」。這四個字又給我們消歸自性了。智、仁、勇三達德,我們首先要求自己,要求自己做到。自考就是自己反省、自己檢查、自己落實,不能想著,我推廣圣賢教育,我先教別人,先教小孩子。自己沒做到,根本不會有教育的效果。你教人家智仁勇,首先你自己做到智仁勇。所以圣賢教育首先是要求自己的,自己做到了,就有榜樣的力量,你是帶動人做到,不是靠把嘴去教人,命令人做到,不是的。人家即使是被你命令了,你有這個權(quán)、有這個勢,他是口服心不服,「勢服人,心不然」。你得自己做到,你說也行,不說也行,都有同樣的教育效果。
下面引「方外史曰」,方外史也是蕅益大師同時代的人,比蕅益大師稍微早一點,他說,「三個者字,只是一人,不是三個人也」。智者、仁者、勇者這三個者,這里講得很好,不是三個人,是一個人。一個人同時具備智仁勇三達德,所以同時就具備了不惑、不憂、不懼這三種德行。我們讀《論語》,這里面有時候我們讀了以為是三個人,就會搞混淆。像前面我們也講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喜歡山,山是很莊嚴,很定;智者樂水,水是很活潑。這個仁者、智者不是兩個人,是一個人,這是蕅益大師都給我們把這意思說透了。所以你做到了智者,你自然也是仁者、也是勇者。你有仁,你心地仁愛慈悲,你自然就能夠有智慧,自然就大勇無畏。慈悲的人是勇敢的人,他是無我的人,所以他勇敢。所以這三即是一,一即是三,全是自性中本具的性德,只要你恢復(fù)自性,這些統(tǒng)統(tǒng)具足。
【評析】
在儒家傳統(tǒng)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個范疇?!?a href='http://m.duncanbcholidayhome.com/guoxue/liji/' target='_blank'>禮記·中庸》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學(xué)生能具備這三德,成為真正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