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色斯舉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色斯舉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關鍵詞:論語,鄉(xiāng)黨第十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見一群野雞在那兒飛,孔子神色動了一下,野雞飛翔了一陣落在樹上??鬃诱f:“這些山梁上的母野雞,得其時呀!得其時呀!”子路向他們拱拱手,野雞便叫了幾聲飛走了。

  這個應該是念嗅(音菊),三嗅而作,因為它這個字是古音字,待會我們會說到。這一章,『色斯舉矣,翔而后集』,這是兩句詩文。這兩句詩出自于哪里,沒有辦法考證,不是出自于《詩經》,是屬于逸詩,不知道誰是作者,也不知道出處。這兩句詩是弟子記錄的時候,先把它寫出來,揭起兩句詩,為了引出下面的意思。往往詩都有這樣的一種寫法,像賦、比、興,這個興,就是先講出兩句,興起后面的意思,這是屬于「先經起義」法。

  根據《論語集解》以及清儒劉寶楠《論語正義》,這些批注當中說的,色就是指顏色,是人的顏色,他的面色;舉就是起飛,那是鳥起飛,那是什么?當鳥見到人面色不對,態(tài)度不友善了,立刻就飛走了,「色斯舉矣」是這個意思?!赶瓒蠹?,這個翔是飛翔,在天空里回旋飛翔一段時間之后,又落到了樹木上。這個集就是鳥,一群鳥又落到樹枝上。這就引申為止息的意思,就是鳥飛了一段時間,觀察、看到沒什么危險了,就落到樹上棲息。這兩句詩文是比喻人事對于進退都要合乎時宜,是這個意思。

  我們來看下面一節(jié),『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這個「曰」,是孔子講的話,「山梁」是山澗上的橋梁,「雌雉」,雉就是野雞,雌就是母的,一個母的野雞。這個話是講孔子經過山梁,經過那個架在兩個山之間的、山澗上的那個橋梁的時候,看見那個母的野雞悠然自得,于是就感嘆,這個野雞能得其時,「時哉時哉」,是講牠們能得其時。當然,孔子這種感嘆都是藉物喻人。

  底下子路,大概子路跟著孔子,聽到夫子這樣的一種感嘆,『子路共之』,這個共應該是念共(音拱),第三聲,是拱手的意思,就是拱手作揖。這個『三嗅而作』,這個字現在我們念嗅(音秀)字,口字邊一個臭。根據古注,這個嗅字,「據集注」,就是《朱子集注》,引劉聘君的意思,當作「狊」(音菊)字。所以這個字實際上通假,真正的那個字是上面一個目字,下面一個犬字,它的音念狊(音菊),意思就是鳥張起翅膀這個意思。也有一個意思,根據《劉氏正義》,劉寶楠的《論語正義》,說這個狊字,上面一個目,下面一個犬,「從目從犬」,根據《說文解字》,這是講犬視,像狗一樣的看。狗牠看東西,往往是忽然之間提起神來看東西,這往往是什么?有了驚嚇,牠會驚視,這是犬視的意思。因為這個狊字跟那個臭字,臭字上面是個自己的自,那個寫法非常的相像,后人不知不覺就寫了那個臭字。到了唐朝以后,甚至還加一個口字,那個字已經愈變愈不一樣了,那我們現在也不必改,但是要把原意講出來,是應該作狊字講。

  所以這兩句話的意思,「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根據清儒江聲他有一個批注,他說,「子路以夫子嘆雉之得時,肅然改容,竦手上共。雌雉見之,疑將篡己,遂三振翅而起」。子路看到他的老師見到那個母的野雞得時了,就是感嘆牠「時哉時哉」,妳得到時機了。子路其實不知道有沒有完全明白老師的意思,但是聽到老師贊嘆,必然是肅然起敬,所以肅然改容,容色就變了。竦手上共,甚至子路會向那個野雞來拱手,給牠作禮。雌雉見之,這個野雞見到子路向牠拱手,當然牠不知道來者善不善,于是振翅而飛走了,三振翅,「三嗅而作」。這個嗅,兩個意思都可以講,一個是犬視,突然被驚嚇了,牠看,然后兩個翅膀三拍就飛走了。這種講法雪公比較贊賞,應該這樣講。

  這一章我們看起來到底什么意思,鬧不明白,這里頭含有很深的意味,真正是淺人看淺、深人看深,就跟禪門里面很多時候那種機鋒話,那種動作都一樣。譬如說歷史上記錄的一指禪,有人向他請教佛法,他就豎一個手指,什么話都不說,結果有人就開悟了。這是什么?不以音聲來作教義,動作也是教義,所以這一章記錄的里面的深義,我們自己要好好體會,看能不能體會出來。特別要注意「時哉時哉」,這四個字含義深遠。

  根據《劉氏正義》,劉寶楠的《論語正義》,「引劉氏逢祿」,劉逢祿《論語述何》這部書說,「孟子曰,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圣之時者也。鄉(xiāng)黨篇記孔子言行皆準乎禮,而歸之時中。禮以時為大也」。這里《論語述何》引用了孟子的話,說君子可以出仕的時候就出仕,出仕是做官;可以止則止,什么時候把官辭掉就辭掉??鬃赢斈昃褪沁@樣,他任魯國大司寇,看到魯君沉迷于酒色,齊國送來女樂,魯君也就不上朝了,立刻就辭官了,周游列國,可以止則止??梢跃脛t久,可以速則速,你讓他久處官位也可以,讓他馬上離開也可以,他總是看時節(jié)因緣。這個因緣不是看,不是從自己出發(fā),而是從整個大局出發(fā),看看我適不適合在這個大局里面扮演這個角色,如果不適合了,就趕緊離開,這叫識時務者為俊杰。所以圣人識時務,知道進退的學問。

  這里是孔子跟子路師徒二人藉野雞做比喻,孔子說出來了,子路把它表演出來??鬃诱f這野雞很懂得時務,子路立刻來一次示范,一拱手,那野雞立刻就飛了。那是什么?野雞見來意不善,立刻離開了,然后看到來意并沒有什么太不善的,就止在樹上。所以這是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可久則久,可速則速。這野雞當然只是個比喻,人不能只跟野雞比,這是用這樣的一個表法。所以,「鄉(xiāng)黨篇」這里所記錄的孔子的言行,皆準乎禮,都符合禮。而歸之時中,所以這一篇到最末一章講到圣人識時務,這說明什么?孔子一生倡導禮,但是最重要的禮以時為大,是讓我們有智慧,看清楚時務。這個智慧哪來的?當然也是守禮而來的。禮是戒,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你不守禮,你怎么可能有定?怎么能夠開慧?你怎么能夠識時務?

  我們再來看蕅益大師的批注,他說,「也是實事,也是表法」。子路跟孔子在這里他做的這個事情,看到野雞,子路一拱手,野雞飛走了,這是真的是有這個事,但這也是表法。表什么法?底下說,「只一時哉時哉四字」,這是本章的章眼所在,關鍵詞在這里。

  【評析】

  這里似乎是在游山觀景,其實孔子是有感而發(fā)。他感到山谷里的野雞能夠自由飛翔,自由落下,這是“得其時”,而自己卻不得其時,東奔西走,卻沒有獲得普遍響應。因此,他看到野雞時,神色動了一下,隨之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注釋出處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m.duncanbcholidayhome.com]

  色斯舉矣:色,臉色。舉,鳥飛起來。

  翔而后集:飛翔一陣,然后落到樹上。鳥群停在樹上叫“集”。

  山梁雌雉: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雞。

  時哉時哉:得其時呀!得其時呀!這是說野雞時運好,能自由飛翔,自由落下。

  共:同“拱”。

  三嗅而作:嗅應為狊字之誤。狊,音jù,鳥張開兩翅。一本作“戛”字,鳥的長叫聲。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色斯舉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m.duncanbcholidayhom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