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jīng)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宋代 / 蘇軾
古詩原文
[挑錯/完善]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慈∶碱^鬢上。(秋涼 一作:新涼)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譯文翻譯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m.duncanbcholidayhome.com]

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經(jīng)歷了幾度新涼的秋天?到了晚上,風吹動樹葉發(fā)出的聲音,響徹回廊里,看看自己,眉頭鬢上又多了幾根銀絲。

酒并非好酒,卻為客少發(fā)愁,月亮雖明,卻總被云遮住。在這中秋之夜,誰能夠和我共同欣賞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著北方。

注釋解釋

⑴西江月:原為唐教坊曲,后用作詞調(diào)?!稑氛录贰稄堊右霸~》并入“中呂宮”。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結(jié)句各葉一仄韻。

⑵世事一場大夢:《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后知其大夢也。”李白《春日醉起言志》:“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p>

⑶新涼:一作“秋涼”。

⑷風葉:風吹樹葉所發(fā)出的聲音。鳴廊:在回廊上發(fā)出聲響?!痘茨献印ふf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徐寅《人生幾何賦》:“落葉辭柯,人生幾何”。此由風葉鳴廊聯(lián)想到人生之短暫。

⑸眉頭鬢上: 指眉頭上的愁思鬢上的白發(fā)。

⑹賤:質(zhì)量低劣。

⑺妨:遮蔽。

⑻孤光:指獨在中天的月亮。

⑼琖:同“盞”,酒杯。

創(chuàng)作背景

不同的蘇軾詩詞選本、論著對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一詞作于何時、為誰而作有不同的說法,有的甚至標題都不同。大致有如下二種不同的說法:一、公元1097年(紹圣四年)作于儋州。二、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作于黃州。

詩文賞析
[搜索 國學夢 即可回訪本站]

詩詞聯(lián)想
  提起蘇軾的中秋詞,大家都會想起那首著名的《水調(diào)歌頭》,但同是寫于中秋的這首《西江月》,情緒卻顯得非常落寞,應該是寫于被貶黃州之時。在這首詞中,蘇軾以“中秋”這一深具情感意義的節(jié)日為背景,抒寫了遠貶黃州的孤獨悲苦的心情,同時又在感嘆時間的流逝中,表達出對人生歷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對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戀。在清寒孤寂的意境氛圍的營造中,讀者可以見到豪放詞人蘇東坡在曠達超然背后悲情婉約的一面。

詩句賞析
  詞一開端,便慨嘆世事如夢,雖然蘇軾詩詞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夢的思想,但或是自我排遣之語,或為往古來今之思,讀來往往覺其放達,而不覺其悲切。此處卻不然,以一種歷盡滄桑的語氣寫出,加上幾度秋涼之問,風葉鳴廊,忽覺人生短暫,已驚繁霜侵鬢,益覺開頭浮生若夢的感嘆,并非看破紅塵的徹悟,而是對自身遭際有不平之意,從而深感人生如夢境般荒謬與無奈。

“世事一場大夢”中的“世事”既可以指具體的歷史實事,即指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的事情,亦可以理解為蘇軾對人生命運的抽象意義的認識?!笆朗氯鐗簟?,“人生如夢”,一切皆如白駒過隙,雪后飛鴻,人生只是天地間偶然的飄蓬,所以不可執(zhí)著于現(xiàn)實中的得失榮辱,而應超脫于具體的萬事萬物,使自己內(nèi)心趨于平衡?!叭松鷰锥刃聸觥保谩靶聸觥敝赣忠粋€秋天的來臨,并且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可見詩人對節(jié)候變化的敏感,時間的流逝磨蝕著有限的生命,詞人由此產(chǎn)生出真摯的惜時之情?!靶聸觥币嘀冈娙嗽俅卧獾脚艛D打擊的人生際遇,用一個“涼”字,表達了詩人心中的凄涼之情,所以,“人生幾度新涼”不僅指自然節(jié)候的變化,同時也是指人生命運的起伏不定、變幻莫測。這句話把自然與人生結(jié)合起來,以自然的變幻來反襯出詞人對人生命運的無奈謂嘆,寄意深刻,韻味悠遠。開頭兩句詞遠遠不止是蘇東坡在記敘一時一地之事,或是一己一身之感,而是借寫具體的事實,表達他對抽象意義上的人生命運的深沉思忖。

“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痹诶渎淝迩锏囊估?,涼風吹打著庭院里的樹葉,在空曠的長廊里發(fā)出凄涼的回響。詞人取過鏡子,看見兩鬢爬滿了白發(fā),“人生何處得秋霜?”詞人由此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中,讀者同樣可以感覺到陣陣寒意襲來。

過片兩句,更可見牢騷。“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薄熬瀑v”是因為“人賤”,暗指身遭貶斥,受人冷遇?!霸旅鳌本潆[喻小人當?shù)?,君子遭讒。蘇軾遠貶黃州,心中的失落與不滿是以這種自我嘲諷的形式來表現(xiàn)的。因“烏臺詩案”受蘇軾牽連被貶的人太多,而蘇軾也因此不愿連累友人,所以絕少與故人交往,這里的“客少”應是指當時的實際情況。在這靜寂的夜里,在這皓月當空之時,清秋的寒氣陣陣襲人,此時,蘇軾心中的孤獨凄涼之感是難以排遣的。中秋月明,而明月總是被烏云遮去光芒。有人認為“東坡在黃州,中秋夜對月獨酌,作《西江月》詞”,可見“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寫的是眼前實景,是自然現(xiàn)象,但似乎還有更深的內(nèi)涵,是在借自然之景抒寫他對社會環(huán)境的認識。這里隱含了作者深深的政治憤懣情緒,“云妨”比喻小人當?shù)?,欺瞞主上迷惑視聽排斥忠良。作者為自己忠而被謗,謫居偏地黃州,政治抱負難于發(fā)揮而深感憂傷苦悶,而此情此景,唯有對月把孤盞聊以解憂愁了。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涼北望”點出了作詞的時間與主旨?!爸星铩笔莻鹘y(tǒng)意義上團聚的節(jié)日,蘇軾選取“中秋”這一宴樂的節(jié)日作為背景,以虛筆中的樂景寫哀情,使哀情為之更哀?!氨蓖秉c出了作詞的主旨?!氨蓖钡暮x,歷代論者有所爭議,《古今詞話》認為蘇軾“一日不負朝廷,其懷君之心,末句可見矣”,而胡仔認為是“兄弟之情見于句意之間矣”。據(jù)記載這首詞下原有注釋“寄子由”,可見蘇軾此詞是在中秋之夜寫給其兄弟蘇轍的。其實,蘇軾當時政治上受迫害,孤苦寂寥,凄然北望之中,思弟之情,憂國之心,身世之感,或許交織在一起,作為欣賞者,也不妨拋開考證,作寬泛理解。蘇軾晚年飽受政治打擊,他多以佛、道思想來超然物外,以消解現(xiàn)實的苦悶,但此詞籠罩著一層悲涼的氣氛,可見蘇軾始終沒能擺脫塵世的痛苦。在這熱鬧的中秋月明之時,唯一可以慰藉自己落寞孤寂情懷的是那真摯的手足深情。蘇軾渴望著與兄弟一訴衷腸,無奈遠貶黃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遙寄相思。天涯同一月,相思兩地情,遙望卻不能與之相聚,明天卻又要面臨現(xiàn)實中太多的痛苦與無奈,蘇軾因而陷入更為深沉的悲涼之中。

特點
  整首詞突出了一個“涼”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涼風、明月與孤燈等情感意象,營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蘇軾借寫節(jié)候之“涼”,抒寫人生之“悲涼”,表達了他對現(xiàn)實人生的深沉思考。與這首詞意境與主旨相似的就是那首寫于密州的詞《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在那首詞中,蘇軾寫道:“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迸c這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相比,兩詞都是借寫景抒懷,都渲染了一個“寒”、“涼”情緒意境,給詞蒙上了一層深厚的情感意韻。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節(jié)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涼”;前者寫天上人間之“清寒”,后者寫現(xiàn)實人間之“凄涼”;前者想象天上人間之“寒”以反襯人世間值得留戀,后者借人間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涼”的心靈。兩詞相得益彰,情韻悠遠,表達了飽受政治打擊的蘇軾對歷史人生的深刻認識,以及對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戀。

總結(jié)
  蘇軾這首詞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但這種哲理意味是通過營造一個完美的審美意境傳達出來的。讀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與空寂的長廊,孤獨的詞人身影與孤獨的黯淡燈光,以及由此流露出來的詞人深沉的人生思考與真摯的人世之戀,讀者并不感覺到說理、議論的空洞與枯燥,而是為詞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動,然后體驗出作者蘊含于詞中的哲理趣味。另外,蘇軾是宋代豪放詞派的代表詞人,然而這首詞風格柔婉,可以看出蘇軾的詞風也有悲情婉約的一面,這種哀怨隱忍之作更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作者介紹
[挑錯/完善]

蘇軾 :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詳細]

蘇軾的名句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jīng)典推薦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古詩原文翻譯賞析-蘇軾

古詩國學經(jīng)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m.duncanbcholidayhom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