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我想要問訊秋天的信息,眾人皆不知,我背著手,口中念念有詞地叩問東籬下栽種的菊花。
孤標傲世的人應該找誰一起歸隱?為什么同樣是開花,你卻比春花更遲?
空蕩蕩的庭院,落滿霜露,那是何等的寂寞?大雁南歸、蟋蟀停止了鳴叫,可曾引起你的相思?
不要說世界上沒有人能與你接談,你哪怕能與我說上片言只語,我們也能相互理解對方的心思。
秋情:即中間兩聯(lián)所問到的那種思想情懷。因“眾莫知”而唯有菊可認作知己,故問之。
喃喃:不停地低聲說話。負手:把兩手交放在背后,是有所思的樣子。叩:詢問。東籬:指代菊。
孤標:孤高的品格。標,標格。偕:同……一起。
為底:為什么這樣。底,何。
蛩:蟋蟀。可:是不是。雁、虱、菊都是擬人寫法。
解語:能說話。在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說話的話。語出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中唐玄宗把貴妃比作“解語花”事。
《問菊》,作為小說人物詩,是并不弱于《詠菊》的。詩人把菊花作為知己、知音,于是向它提出了郁積于心的許多問題。問菊就是問自己,答案也都包含在問題之中。你那樣標高氣逸,傲然獨立于塵世風霜之中,沒人能和你結(jié)伴生活。花朵同樣俊秀,你不在春天和百花一起開放、爭妍斗艷,卻到了深秋才開放。一種深沉的寂寞感,孤扯感撲面而來。這就是覺醒之后的黛玉的心理的深切寫照??梢哉f,這首詩倒是更深沉地揭示了詩人的精神世界的,單就律詩的格律而言,這首詩是確有可推敲之處的,有的對仗不夠工穩(wěn)。這和黛玉的“不以詞害意“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緊”的詩學見解有關(guān)。
在這首詩中,輕俗傲世,花開獨遲,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無塵的品格性情。 “圃露庭霜”就是《葬花吟》中說的“風刀霜劍”。榮府內(nèi)種種惡濁的現(xiàn)象形成有形無形的刺激,使這個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傍櫄w蛩病”映襯出她苦悶彷徨的心情。對黛玉來說,舉世可談者只有寶玉一人,然而礙于“禮教之大防”,幾乎沒有痛痛快快地暢敘衷曲的時候?!肮聵税潦蕾烧l隱,一樣花開為底遲?”這兩句膾炙人口的名句,與其說是有趣的訊問,莫如說是憤懣的控拆。全詩除首聯(lián)之外,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全為問句,問得巧妙,正如湘云說:“真把個菊花問的無言可對?!绷主煊褚辉傧蚰羌耐性跂|籬之下的菊花發(fā)問,其實是暗喻自己寄人籬下,缺少知音。
小說中李紈評《詠菊》第一,《問菊》第二,《菊夢》第三,所以林瀟湘魁奪菊花詩。其實這種寫法本身就另有微言大義,如果按十二首詩作的實際情況,那并非如寶玉所贊同的“極是!極公!”正如后人評點所調(diào)侃,寶玉情有所偏,“林妹妹為魁,不是也是,不公也公”。即以黛玉自己的三首詩而言,應該說這首《問菊》要比《詠菊》更真情更自然。
首聯(lián)即直切“問”字,所謂“訊秋情”即問訊菊花的情懷意向。下面一連幾個問句,或切合歷史上所形成的菊花之文化品位,或抓住菊花的自然特性,其實都是把菊花當作詩人的一個同類,即將詩人自己的情懷賦予了菊花。所謂問菊,實是自擬。孤標傲世,當然是從陶淵明就給菊花涂染上的文化個性,問“偕誰隱”,答案已經(jīng)在問句之中,即與菊花相過從的只能是高人隱土。菊花在秋季開放,當然不同于“萬紫千紅總是春”,問“為底遲”,也就是贊美了菊花不趨時不從眾的品性。園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別的花所以不在秋季開放,菊花所以會感到寂寞,但也正因此反襯出菊花的遺世獨立。鴻雁在秋天向南飛走,蛩即蟋蟀也即將結(jié)束生命,這進一步皴染出菊花的孤高??傊@四個問句,實際上就是以問的形式抒寫詩人自己的情懷,也就是對菊花的“移情”故問。最后兩句就把這層意思明白點出:不要感嘆沒有知音,我就是你的好朋友,如果菊花能說話,咱們就好好聊一會吧。但全詩都采用問的口氣,一方面與詩的標題緊扣,另一方面使詩有一種含蓄的韻味。
應該說,這首詩十分切合小說中所寫黛玉之性格——第五回所謂“孤高自許,目無下塵”,作者代擬的這首詩傳神地體現(xiàn)了這種特點。同時當然也就關(guān)合了黛玉將來“眼淚還債”的寂寞之苦境。
曹雪芹 :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學家,小說家。先祖為中原漢人,滿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達,曾身雜優(yōu)伶而被鑰空房。愛好研究廣泛:金石、詩書、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