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yǎng)育華夏兒女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兩漢 / 張衡
古詩原文
[挑錯/完善]

出自兩漢張衡的《四愁詩》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從之湘水深,側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琴瑯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傷。

我所思兮在漢陽。

欲往從之隴阪長,側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

路遠莫致倚踟躕,何為懷憂心煩紆。

我所思兮在雁門。

欲往從之雪雰雰,側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為懷憂心煩惋。

譯文翻譯
[請記住我們 國學夢 m.duncanbcholidayhome.com]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泰山。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泰山支脈艱險(阻止我不得親近美人)。側身向東望眼淚沾濕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給我金錯刀,(我)以什么來報答呢?(我有)瓊英美玉。但是道路悠遠使我徘徊不安。為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心意煩亂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桂林,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湘水深不可測(阻止我到不了桂林)。側身向南望眼淚沾濕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給我琴瑯玕(我)以什么來報答呢?(我有)成雙的白玉盤。但是道路悠遠使我因失意而悲傷,為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煩憂不樂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漢陽,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隴阪迂回險阻(阻我難至漢陽)。側身向西望眼淚沾濕了衣裳。美人送給我貂襜褕。(我)以什么來報答呢?(我有)明月珠。但是道路遙遠使我徘徊不進,猶豫不決,為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愁悶郁結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雁門,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塞上雨雪紛紛(礙我不達雁門)。側身向北望眼淚沾濕了衣巾。美人送給我錦繡段。(我)以什么來報答呢?(我有)青玉制就的幾案。但是道路悠遠使我一再嘆息,為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郁悶怨恨呢?

注釋解釋

梁父:泰山下小山名。

翰:衣襟。

金錯刀:王莽鑄幣“一刀平五千”,因“一刀”兩字用錯金工藝,故稱之為“金錯刀”。

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

瓊瑤:兩種美玉。

倚:通“猗”,語助詞,無意義。

桂林:郡名,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

湘水: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興安縣陽海山,東北流入湖南省會合瀟水,入洞庭湖。

琴瑯玕:琴上用瑯玕裝飾?,槴\是一種似玉的美石。

漢陽:郡名,前漢稱天水郡,后漢改為漢陽郡,今甘肅省甘谷縣南。

隴阪:山坡為“阪”。天水有大阪,名隴阪。

襜褕:直襟的單衣。

踟躕(chí chú):徘徊不前貌。

雁門:郡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雰雰:雪盛貌。

段:同“緞”,履后跟。

案:放食器的小幾(形如有腳的托盤)。

創(chuàng)作背景

張衡的詩歌留傳下來的有3首,以這首《四愁詩》為最有名,《張衡年譜》的作者認為這詩作于公元137年(漢順帝永和二年)。漢安帝于公元107年即位,在位18年中,外戚專權,宦宮亂政,皇帝徒有虛名。公元126年,順帝即位,不能刷新政治,種種弊端不但沒有革除,反而變本加厲。

詩文賞析
[搜索 國學夢 即可回訪本站]

這詩共分四章,分別列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個遠處地名,表達詩人四處尋找美人而不可得的惆悵憂傷的心情。

第一章說思念之人在泰山,我想去追尋她。但有泰山下的小山“梁父”阻隔,只能側身東望,眼淚沾濕衣襟。那美人贈給我—把“金錯刀”的佩刀,我用“英瓊瑤”這幾種美玉回報她,但路途太遠,無法送達,心中煩憂,徘徊不安。

其余三章結構相同,按“所思、欲往、涕淚、相贈、傷情”的次序來寫,除了美人所贈及詩人回報物品不同之外,每章方位地名亦不同。

這四章不同方位的地名抉不是隨便寫的。第一章地點是泰山,古人認為“王者有德功成則東封泰山,故思之” 。漢武帝曾登封泰山,東漢安帝在公元124年(延光三年)亦登泰山祭告岱宗??梢娫娙耸羌南M诰?,希望他振作有為,詩人愿以道術報君,使天下大治。但外戚宦官這些小人的阻擋,詩人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xiàn),只能徘徊憂傷。第二章地點是在桂林郡。據(jù)史載,東漢安帝、順帝時,這一帶民族矛盾尖銳,順帝為此極為優(yōu)慮。第三章所思之處在 “漢陽”,史載安帝、順帝時這一帶羌人時時入侵,大將不能守邊。第四章詩人所思之處在雁門,即今山西北部雁門關,為漢之北疆。據(jù)史載,安帝時,鮮卑人常來攻略,擄掠人馬,詩人以此為憂。

《文選》收入此詩附有后人之序說張衡“依屈原以美人為君子,以珍寶為仁義,以水深雪雰?yōu)樾∪?,思以道術相報貽于時君,而懼讒邪不得以通?!边@種分析是可信的,因為古詩中傳統(tǒng)的比興手法是常以美人比理想中的賢人,詩中四處遠方地名,正是關系國家安危的處所,表現(xiàn)了詩人對國事的關懷和優(yōu)慮。這四方遙遠的地名也體現(xiàn)了詩人為理想而上下四方不倦地探索追尋的精砷,但處處都有難以逾越的障礙,追尋思念而不可得,故而優(yōu)傷。這從側面曲折反映了現(xiàn)實社會的污濁黑暗,這些,就是詩人優(yōu)傷的社會內容。

除了 “美人香草”的比興手法而外,這詩還運用了《詩經》民歌中回環(huán)重疊,反復詠嘆的藝術手法。這四章意思相同,結構相同,句式相同,形式上非常整齊,但每章又換詞押韻,在整齊中顯出變化。

淸代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評此詩說:“心煩紆郁、低徊情深,風騷之變格也”又說:“五噫四愁,如何擬得?后人擬者,西施之貌耳?!?

《四愁詩》鐘情美人之意既明,則愛君之深亦自可推知?!段倪x》將詩分成“四思”,且看這“一思”。那無日不引人思慕的美人,身居東方泰山云霧之中,邈焉難求,而“我”之渴望,卻惟在能追從她的身邊、呼吸于她的芳馨之中,則“我”情的執(zhí)著癡迷,不已隱然可體味了嗎?及至那小小梁父頑丘,阻“我”不得親近美人,而“我”竟引領側望、至于淚下漣漣,衣襟為濕,則“我”情之真之切,不已豁然無所隱藏了嗎?詩至此三句,自與一段落,詩人有情之癡的面目,已宛然可見。以下四句,更成一段落,詩人言之益深,亦令人讀而感慨益深?!巴段乙阅咎遥瑘笾原偓帯保ā对娊洝?a href='http://m.duncanbcholidayhome.com/guoxue/13279.html' target='_blank'>木瓜》),古人既如是說,“我”懷中有瓊英美玉,又如何能不思報贈?如今,雖然明知梁父為阻、道路悠遠,這份禮物決無可能送達,此生只能長作徘徊瞻望、悵惘以終;然而,“我”卻為何總是不能絕念、總是心意煩亂、勞思無盡?

“一思”既已,“二思”“三思”“四思”源源不斷,連翩而至,“我”首次“求女”雖然告挫,但“我”卻絕不停止努力。當那贈他瑯玕美石的美人徜徉于桂林山水之間時,他便懷著成雙的白玉盤奔往南方;當那贈他貂裘短服的美人飄飄于漢陽丘嶺之上時,他便揣著明月寶珠趨向西方;當那贈他錦繡彩段的美人出沒于雁門關塞之時,他又趕緊攜著青玉制就的幾案,馳走北方,雖然湘水深不可測,限我莫及桂林;雖然隴阪悠長無已,阻我難至漢陽;雖然塞上雨雪紛紛,礙我不達雁門;雖然每次都是受阻而止,每次都落得涕泗滂沱,沾染裳襟,每次都徒增惆悵,每次都憂思益加難釋-然而,“我”卻始終不倦,矢志不移!可以想見,倘若天地之間不止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此詩又將何止“四思”?詩人的奔走將至于千、至于萬,詩人的愁思且巍過五岳、廣過江河!切莫以“四愁”之間僅有并列而無遞進,而嫌其章法單調少變化;若《詩》之《蒹葭》止于“宛在水中央”,君不將謂其殊少文氣乎?若《陳風·月出》止于“勞心悄兮”,君不將覺其“心”之“勞”猶不甚乎?惟有一之不足、至于再、至于三、四,始能見詩人之深情纏綿、寄意幽遠。即如本詩,“愁”雖止于“四”,但其愁緒究竟延伸于胡底,又有何人能量之測之?“一唱而三嘆,慷慨有余哀”,若要領會此種境界,不從《四愁詩》之類重章、疊句上索解,又將于何處求之?

《四愁詩》非但內容足以使人動容,其句式也極引人注目,它是中國古詩中產生年代較早的一首七言詩。七言詩由來尚矣,但全詩句子均為七言,而每句都采用上四字一節(jié)、下三字更為一節(jié)的形式,句中又幾乎不用“兮”字作語助的詩,在現(xiàn)存的創(chuàng)作年代確切可信的古詩(而非載于后世著作中、真?zhèn)文娴摹痘识鸶琛?、《柏梁詩》之類)范圍里,本詩是最早的一首,這就是《四愁詩》在中國詩史上的地位。在此以前,七言詩或是雜以八言、九言者,如漢武帝《瓠子歌》;或是每句前三字、后三字各為一節(jié)、而中間夾一“兮”字,如項羽《垓下歌》、李陵《別歌》:這些,都不能算作典范的七言詩。至于漢烏孫公主的《悲愁歌》,雖然已達到全篇上四下三,但每句兩節(jié)之間還存有“兮”字,成了一首八言詩,句式上雖接近于典范的七言詩,卻終不能歸入七言詩的范疇。唯本詩除了每章首句以外,其余句子與后世七言詩已全無二致,顯得整飭一新、燦然可觀。曹丕的《燕歌行》,自是一首成熟的七言。而《四愁詩》作為七言詩,雖然尚有不少《詩經》的痕跡如重章疊句、每章句子為奇數(shù),以及《楚辭》的痕跡如“兮”的使用;但是,它的上四下三的句式,卻早在大半個世紀以前已達到了《燕歌行》的水準,同時這種句式在抒情上的優(yōu)勢-即節(jié)奏上的前長后短(異于四言詩及《垓下歌》之類七言的并列,和五言的前短后長),使聽覺上有先長聲曼吟、而復悄然低語的感受,而節(jié)奏短的三字節(jié)落在句后,聽來又有漸趨深沉之感,如此一句循環(huán)往復,全詩遂有思緒紛錯起伏、情致纏綿跌宕之趣-《燕歌行》有之,《四愁詩》亦已有之。

作者介紹

張衡 : 張衡(78-139),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zhèn))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發(fā)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

張衡的名句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原文翻譯賞析-張衡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m.duncanbcholidayhom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