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祁的《玉樓春·春景》
東城漸覺風(fēng)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信步東城感到春光越來越好,皺紗般的水波上船兒慢搖。條條綠柳在霞光晨霧中輕擺曼舞,粉紅的杏花開滿枝頭春意妖嬈。
總是抱怨人生短暫歡娛太少,怎肯為吝惜千金而輕視歡笑?讓我為你舉起酒杯奉勸斜陽,請留下來把晚花照耀。
玉樓春:詞牌名,又名“木蘭花”“歸朝歡令”等,雙調(diào)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韻。
東城:泛指城市之東。
縠(hú)皺波紋:形容波紋細(xì)如皺紗??e皺:即皺紗,有皺褶的紗。棹(zhào):船槳,此指船。
煙:指籠罩在楊柳稍的薄霧。曉寒輕:早晨稍稍有點寒氣。
春意:春天的氣象。鬧:濃盛。
浮生:指飄浮無定的短暫人生。語本《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肯愛:豈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持酒:端起酒杯。《新唐書·庶人祐傳》:“王毋憂,右手持酒啖,左手刀拂之。”
晚照:夕陽的余暉。南朝宋武帝《七夕》詩之一:“白日傾晚照,弦月升初光?!?。
公元1060年(宋仁宗嘉祐五年),宋祁和歐陽修合撰的《新唐書》歷時十余載終告完成,宋祁因撰書之功遷左丞,進(jìn)工部尚書。此詞應(yīng)該是作于宋祁任尚書期間,但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
此詞上片從游湖寫起,謳歌春色,描繪出一幅生機(jī)勃勃、色彩鮮明的早春圖;下片則一反上片的明艷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夢,虛無縹緲,匆匆即逝,因而應(yīng)及時行樂,反映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的尋歡作樂思想。作者宋祁因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而名揚(yáng)詞壇,被世人稱作紅杏尚書。
起首一句泛寫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擬人化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而又富于靈性。“綠楊”句寫遠(yuǎn)處楊柳如煙,一片嫩綠,雖是清晨,寒氣卻很輕微?!凹t杏”句專寫杏花,以杏花的盛開襯托春意之濃。詞人以擬人手法,著一“鬧”字,將爛漫的大好春光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呼之欲出。
過片兩句,意謂浮生若夢,苦多樂少,不能吝惜金錢而輕易放棄這歡樂的瞬間。此處化用“一笑傾人城”的典故,抒寫詞人攜妓游春時的心緒。結(jié)拍兩句,寫詞人為使這次春游得以盡興,要為同時冶游的朋友舉杯挽留夕陽,請它在花叢間多陪伴些時候。這里,詞人對于美好春光的留戀之情,溢于言表,躍然紙上。
這首詞章法井然,開闔自如,言情雖纏綿而不輕薄,措詞雖華美而不浮艷,將執(zhí)著人生、惜時自貴、流連春光的情懷抒寫得淋漓盡致,具有不朽的藝術(shù)價值。
本詞歌詠春天,洋溢著珍惜青春和熱愛生活的情感。上闕寫初春的風(fēng)景。起句“東城漸覺風(fēng)光好”,以敘述的語氣緩緩寫來,表面上似不經(jīng)意,但“好”字已壓抑不住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以下三句就是“風(fēng)光好”的具體發(fā)揮與形象寫照。首先是“縠皺波紋迎客棹”,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盈盈春水,那一條條漾動著水的波紋,仿佛是在向客人招手表示歡迎。然后又要人們隨著他去觀賞“綠楊”,“綠楊”句點出“客棹”來臨的時光與特色。“曉寒輕”寫的是春意,也是作者心頭的情意?!安y”、“綠楊”都象征著春天。但是,更能象征春天的卻是春花,在此前提下,上片最后一句終于詠出了“紅杏枝頭春意鬧”這一絕唱。如果說這一句是畫面上的點睛之筆,還不如說是詞人心中綻開的感情花朵?!棒[”字不僅形容出紅杏的眾多和紛繁,而且,它把生機(jī)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點染出來了?!棒[”字不僅有色,而且似乎有聲,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p>
下闕再從詞人主觀情感上對春光美好做進(jìn)一步的烘托?!案∩L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二句,是從功名利祿這兩個方面來襯托春天的可愛與可貴。詞人身居要職,官務(wù)纏身,很少有時間或機(jī)會從春天里尋取人生的樂趣,故引以為“浮生”之“長恨”。于是,就有了寧棄“千金”而不愿放過從春光中獲取短暫“一笑”的感慨。既然春天如此可貴可愛,詞人禁不住“為君持酒勸斜陽”,明確提出“且向花間留晚照”的強(qiáng)烈主觀要求。這要求是“無理”的,因此也是不可能的,卻能夠充分地表現(xiàn)出詞人對春天的珍視,對光陰的愛惜。
宋祁 :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xué)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jìn)士,官翰林學(xué)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jìn)工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