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dà bāng zhě xià liú , tiān xià zhī pìn , tiān xià zhī jiāo yě 。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pìn cháng yǐ jìng shèng mǔ , yǐ jìng wéi xià 。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gù dà bāng yǐ xià xiǎo bāng , zé qǔ xiǎo bāng ;
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
xiǎo bāng yǐ xià dà bāng , zé qǔ dà bāng 。
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
gù huò xià yǐ qǔ , huò xià ér qǔ 。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dà bāng bù guò yù jiān chù rén , xiǎo bāng bù guò yù rù shì rén 。
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
fū liǎng zhě gè de suǒ yù , dà zhě yí wéi xià 。
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關鍵詞:老子,道德經
大國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樣,使天下百川河流交匯在這里,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靜守定而勝過雄強,這是因為它居于柔下的緣故。所以,大國對小國謙下忍讓,就可以取得小國的信任和依賴;小國對大國謙下忍讓,就可以見容于大國。所以,或者大國對小國謙讓而取得大國的信任,或者小國對大國謙讓而見容于大國。大國不要過分想統(tǒng)治小國,小國不要過分想順從大國,兩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國特別應該謙下忍讓。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治理大國要向江海一樣居于下流,以此居天下雌柔的位置。以其天下之交,雌柔常常以靜戰(zhàn)勝雄強,這也就是靜處下的緣故。
“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
因此,大國對小國謙下,則可聚小國。小國對大國謙下,就可以見容與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因此,一個用謙下取得了小國的依附,一個用謙下取得了大國的包容。
“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大國不過想令小國歸附,小國不過想令大國包容,兩者通過謙下各得其所,因此大者宜為下。
本章是老子針對當時兼并戰(zhàn)爭帶來的痛苦,講到如何處理好大國與小國之間的關系,表達了老子治國和國與國關系的政治主張。在老子看來,國與國之間能否和平相處,關鍵在于大國,所以一再提出大國要謙下,不可以強大而凌辱、欺壓、侵略小國。這章中仍有社會政治的辯證法思想。大國應該像江海,謙居下流,天下才能交歸。大國還應像嫻靜的雌性,以靜自處下位,而勝雄性。這里的國,是指大大小小的諸侯國。本章文字淺顯,易于讀懂。
[長篇大論]
愚人買智
從前有個又窮又愚的人,在一夜之間突然富了起來。但是有了錢,他卻不知道如何來處理這些錢。
他向一位和尚訴苦,這位和尚便開導他說:“你一向貧窮,沒有智慧,現在有了錢,不貧窮了,可是依然沒有智慧。我勸你進城里去,那里有大智慧的人不少,你出百八十兩銀子,別人就會教你智慧之法。”
那人去了城里,逢人就問哪里有智慧可買。
有位哲人告訴他:“倘若你遇到疑難的事,不要急著處理,可先朝前走七步,然后再后退七步,這樣進退三次,智慧便來了。”
“‘智慧’就這么簡單嗎?”那人聽了將信將疑。
當天夜里回家,他推門進屋,昏暗中發(fā)現妻子居然與人同眠,頓時怒起,拔出刀來便要砍下。
這時,他忽然想起白天買來的智慧,心想:何不試試?
于是,他前進七步,后退七步,往復三次,然后,點亮了燈再看時,竟然發(fā)現那與妻子同眠者原來是自己的母親。
任由頭腦發(fā)熱,怒火中燃,便會失去理智,意氣用事,這是做決策時的大忌。不妨做一下慢處理,比如先讓自己從心里數到一百,再做決定。這樣,其結果可能截然不同。
冷靜是最簡單的智慧。
1、邦:一本作國。
2、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一本作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也。交,會集、會總。
3、或下而?。合拢t下;取,借為聚。
4、兼畜人:把人聚在一起加以養(yǎng)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