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 fēng · cáo fēng · fú yóu
國風·曹風·蜉蝣
fú yóu zhī yǔ , yī cháng chǔ chǔ ;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xīn zhī yōu yǐ , wū wǒ guī chù !
心之憂矣,于我歸處!
fú yóu zhī yì , cǎi cǎi yī fú ;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xīn zhī yōu yǐ , wū wǒ guī xī !
心之憂矣,于我歸息!
fú yóu jué xué, má yī rú xuě ;
蜉蝣掘閱,麻衣如雪;
xīn zhī yōu yǐ , wū wǒ guī shuì !
心之憂矣,于我歸說!
關鍵詞:詩經(jīng),詠物,國風,曹風
微弱蜉蝣在空中振翅飛舞,漂亮的外衣色彩鮮明奪目。嘆其生苦短我心溢滿憂傷,我將如何安排人生的歸宿?
細小蜉蝣在空中振翅飛舞,盡情展示著它華美的衣服。嘆其生短促我心涌滿憂郁,我人生的歸宿將棲落何處?
柔嫩的蜉蝣剛剛破土而出,輕輕舞動雪白的麻紋衣服。嘆其生命短暫我憂郁滿懷,到哪里尋找我人生的歸宿?
蜉蝣賞析
蜉蝣是一種渺小的昆蟲,生長于水澤地帶。幼蟲期稍長,個別種類有活到二三年的。但化為成蟲,即不飲不食,在空中飛舞交配,完成其物種的延續(xù)后便結束生命,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蜉蝣又是漂亮的小蟲。它身體軟弱,有一對相對其身體而言顯得很大、完全是透明的翅膀,還有兩條長長的尾須,飄舞在空中時,那姿態(tài)是纖巧而動人的。而且,蜉蝣喜歡在日落時分成群飛舞,繁殖盛時,死后墜落地面,能積成一厚層。因而,這小東西的死,會引人矚目,乃至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二千多年前,敏感的詩人借這朝生暮死的小蟲寫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暫美麗和對于終須面臨的消亡的困惑。
說起來,是“人生百年”——或者往少說,通常也有幾十年。但相比于人對生命的貪戀程度,這遠遠是不夠的。而且,人作為自覺的生物,在其生存過程中就意識到死的陰影,于是人生短暫之感愈益強烈。當然,活著是美好的,而且人與其他一切生物不同,他們懂得以人的方式來裝飾自己,懂得追求美的姿態(tài)。然而放在死亡的陰影下來看,短暫生命的裝飾與姿態(tài),實也是最大的無奈與最大的哀傷。于是,蜉蝣的朝生暮死的生命過程,它的弱小、美麗,以及它對自己鮮明的羽翼、鮮潔的容貌的炫耀,被詩人提取出來描畫成人的上述生存狀態(tài)的象征。
《曹風·蜉蝣》開篇即以“蜉蝣之羽”為比,這個小生命的翅膀,像一件華美的衣裳那樣艷麗多彩。但這種美麗來之不易,且只有一天的美麗,宛如曇花一現(xiàn)。詩人見此情景生發(fā)感慨。一種珍惜生命、把握現(xiàn)在的緊迫感油然而生。第二章意思大致相同。第三章,描述蜉蝣的初生,剛剛破土而出的時候,麻衣如雪,那薄如麻絲的翅羽好像初雪一樣潔白柔嫩。但它很快就飛翔起來,盡情揮舞生命的光采。相比之下,人當然要學習蜉蝣精神,生之光華,死之絢爛。
這詩的內(nèi)容簡單,結構更是單純,卻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變化不多的詩句經(jīng)過三個層次的反復以后給人的感染是濃重的:蜉蝣翅膀的小小美麗經(jīng)這樣處理,便有了一種不真實的艷光,那小蟲的一生竟帶上了鋪張的華麗;但因這種描寫之間相隔著對人生憂傷的深深感喟,所以對美的贊嘆描畫始終伴隨著對消亡的無奈,那種曇花一現(xiàn)、浮生如夢的感覺就分外強烈。
《曹風·蜉蝣》的情調(diào)自然是有點消沉的。但人一旦追問自己:“你是誰?你往哪里去?”深入骨髓的憂傷根本上是無法避免的。特別是在缺乏強有力的宗教的古代中國,由于不能對生死的問題給出令人心安的解答,人心格外容易被憂傷籠罩。但從另一個角度說,對死的憂傷、困惑、追問,歸根結蒂是表現(xiàn)著對生的眷戀,這也是人心中最自然的要求。阮籍《詠懷八十二首》之七十一,寫木槿花、蟋蟀、蟪蛄、蜉蝣這一系列短壽的生物在世間各自發(fā)出聲音和光色,感嘆說:“生命幾何時,慷慨各努力。”但這也就是世界的基本面目。
⑴曹風:曹國的詩歌。《詩經(jīng)》“十五國風”之一。
⑵蜉(fú)蝣(yóu):一種昆蟲,壽命只有幾個小時到一周左右。
⑶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澤。
⑷衣裳:比喻蜉蝣的羽翼如衣服一樣。楚楚:鮮明貌,蜉蝣的翅膀極薄而透明。一說整齊干凈。
⑸於(wū):通“烏”,何,哪里。歸處:即死后的歸依之處。古代死人謂之歸人。
⑹采采:光潔鮮艷貌。
⑺掘閱(xué):挖穴而出。閱:通“穴”。一說改變?nèi)菝?。一說鮮明的樣子。
⑻麻衣:古代諸侯、大夫等統(tǒng)治階級日常衣服,用白麻皮縫制。此處比喻蜉蝣的羽翼。
⑼說(shuì):通“稅”,止息,住,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