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jiāng hǎi suǒ yǐ néng wéi bǎi gǔ wáng zhě , yǐ qí shàn xià zhī , gù néng wéi bǎi gǔ wáng 。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shì yǐ shèng rén yù shàng mín , bì yǐ yán xià zhī 。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yù xiān mín , bì yǐ shēn hòu zhī 。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shì yǐ shèng rén chù shàng ér mín bù zhòng , chù qián ér mín bù hài 。
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shì yǐ tiān xià lè tuī ér bù yàn , yǐ qí bù zhēng , gù tiān xià mò néng yǔ zhī zhēng 。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關(guān)鍵詞:老子,道德經(jīng)
江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匯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處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夠成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領(lǐng)導(dǎo)人民,必須用言辭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lǐng)導(dǎo)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雖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負擔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而不感到厭倦。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百谷之王,是因為他善于居于底下處,所以能夠成為百谷之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所以想要成為人民的領(lǐng)袖,就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想要成為人們的國君不也是為人民服務(wù)嘛!),想要成為人民的表率,就必須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樣的表率國君雖居于上而人民不感繁重,雖處于前而人民不感傷害。因此樂于推戴他而不厭棄他,因為他不與人爭,所以天下都不會跟他爭。
本章講的是“不爭”的政治哲學(xué)。老子通過大國與小國的關(guān)系,講了“大者宜為下”的道理,也講了“圣人”也要“為下”。他認為,統(tǒng)治者應(yīng)該處下、居后,這樣才能對百姓寬厚、包容,就好像居處于下游的江??梢园莅俅ㄖ菢?。究竟這一章是否向統(tǒng)治者獻計獻策呢?我們還是要在本章評析中加以研究。本章開頭用江海作比喻,這和三十二章“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的意思相同。老子喜歡用江海來比喻人的處下居后,同時也以江海象征人的包容大度。
[長篇大論]
為人民服務(wù)也算是居下哦!
潛力的激發(fā)
學(xué)生的指導(dǎo)教授是個極有名的音樂大師。上課第一天,他便給學(xué)生一份難度頗高的樂譜。學(xué)生彈得生澀僵滯,錯誤百出。教授沒說什么,只是叮囑他回去好好練習。
學(xué)生練習了一個星期,第二周上課時正準備讓教授驗收,沒想到教授又給他一份難度更高的樂譜,教授說:“試試看吧!”于是,學(xué)生又一頭扎進更高難度的挑戰(zhàn)中。
第三周,更難的樂譜又出現(xiàn)了。就這樣,學(xué)生每次上課都會看到一份新的樂譜,然后把它帶回去練習,接著回到課堂上,再次面臨更高難度的挑戰(zhàn)。漸漸地,學(xué)生覺得怎么樣都追不上進度。
這天,教授走進練習室。學(xué)生再也忍不住了,問教授為什么總是這樣訓(xùn)練他。教授沒有說話,只是抽出那份最早的樂譜交給學(xué)生,說:“試試吧!”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fā)生了,連學(xué)生自己都驚訝萬分,他居然可以將這首曲子彈奏得自然流暢!教授又讓學(xué)生試了第二堂課的樂譜,學(xué)生依然彈出超出自己預(yù)料的水平。放下樂譜,學(xué)生怔怔地望著老師,說不出話來。
教授緩緩地說:“如果,我任由你表現(xiàn)最擅長的部分,可能你還在練習最早的那份樂譜,也不會有現(xiàn)在這樣的程度。要知道,人的潛力是無限的……
1、百谷王:百川狹谷所歸附。
2、圣人:一本無此二字。
3、重:累、不堪重負。